「我不放心,宣太醫來給你看看。」
張居正擺手:「陛下,先討論緬甸進犯雲南的事情吧。」
朱翊鈞嚴肅道:「都已經打到了四川,據說他們有十萬象兵,我估計劉世曾請求增援這幾日,已經有不少四川土司遭了殃。」
張居正問道:「陛下可有主將人選?」
朱翊鈞點頭:「有。」
張居正道:「我猜,陛下想派劉顯的兒子劉綎前往雲南。」
「正是。」
朱翊鈞選擇劉綎,一來,他們有過一段私交,朱翊鈞了解他的人品和才能,相信他一定能平息此次緬軍入侵。二來,朱翊鈞還有別的任務要交給他。
張居正說道:「虎父無犬子,劉綎確實可堪大用,但他太年輕,經驗不足。」
「先生還有其他人選?」
「湖廣參將鄧子龍。」
鄧子龍今年五十了,南征北戰多年,應募入伍,後又考中武舉,曾在廣東、福建抗倭,積累戰功,一路從普通士卒做到參將。驍勇善戰,足智多謀,乃是一員驍將。
這是張先生的提議,朱翊鈞自然應允。
「對了,」張居正又想起一事,「雲南還有二十萬兩礦銀,正要運往京師,不如留在當地,以備不時之需。」
二十萬兩白銀對於現在的朝廷而言不算一筆大數目,留下也就留下,反正要打仗,朝廷還得撥款。
朱翊鈞立刻讓內閣擬旨:「以湖廣參將鄧子龍為永昌參將,南京小教場坐營劉綎為游擊,管騰衝守備事,使之募兵防禦。黔國公沐昌祚移駐洱海,巡撫劉世曾移駐楚雄,調遣兵將數萬,參政、副使、僉事、監軍等人分道出擊,聯合木邦等地的反抗力量共同抗擊緬軍。」
但朱翊鈞私底下,又讓錦衣衛給劉綎送去另一道諭旨——抗擊緬軍,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是這都做不到,那就提頭來見。
鄧子龍接旨後攜部兵三千,兼程至邊。五月十七日到達永昌城開始募兵備戰。
六月初,鄧子龍離永昌時,指關誓曰:「不復三宣諸郡,不擒罕、岳諸夷,不平西南一統,不復入此關!」
與此同時,緬軍再次集結,莽應里和岳鳳、罕虔各自為主帥,多路兵馬從猛卯和猛炎兩地並進,準備攻打姚關。
至此,朱翊鈞在北京已經足足瞪了三個月,每日到文華殿,第一件事就是關注云南的戰事。不管什麼時候,無論他在做什麼,只要有雲南送來的奏疏,都可以直接送進來。
這不比在北邊打仗,距離京城也就幾百里地,一天之內消息就可在前線和京師傳遞兩個來回。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