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盛環頌還是笑:「大俗就是大雅嘛。」

侍女上前來給每人添了一小碗白米飯,再另給秦幼合捧了一小盅花生米。

「新糧還未收,下鍋的都是去年的陳米,但這陳米也所剩無幾了。」齊宗源掩著袍袖抬手示意眾人,「欽使代陛下來巡我江南,所備的接風宴按規制本不該如此簡陋。但自太大壩決堤、江洪成災以來,臨、淮、吳、儼四州一應人手物儲都吃緊,因此只能用尋常的食材,在燒制上多費些花樣,以表臣對陛下的敬意。就是慢待各位大人了,見諒。」

嬴淳懿第一個伸筷,夾了一筷豆腐到碗裡,細觀片刻,勾唇笑道:「這席面菜色又清又白,就如齊大人一樣。水災嚴重,道路中斷,物資缺乏,本侯理解。」

齊宗源淡笑著搖頭,「諸位,別拘束啊,吃罷。」

眾人跟著動筷。賀今行在末座,只撿面前盤子裡的赤根菜和著飯吃,但夾了兩回,也不再伸筷子。

秦幼合有一搭沒一搭地數米著,懷裡的金花松鼠跳到賀今行手上,前爪一松,抱著的花生米便落在他手心。

他把花生米拈起來還回去,耳里聽著上首幾人打機鋒,眉目平靜如船下的河水。

琴曲換了一首《酒狂》,音聲流暢而激越。

席過泰半,嬴淳懿終於問道:「齊大人,我知臨州此前被淹沒了半座城,但不知現在水可退了?」

「退得差不多了,否則本台也不敢請侯爺前去犯險。」

「既然如此,那咱們天明前便能到達臨州,齊大人對明日的行程有何安排?」

「正要拜託侯爺。」齊宗源回答:「本台以為,明日能在臨風渡宣旨最好,渡口離北城門不遠,設有多處粥缸與臨時的收納營,聚集災民眾多。若讓他們親耳聽見看見陛下欽使到來,一定能提高士氣,增強大家共渡災難的信心。既安撫民眾,又彰顯陛下仁德。」

「可以。只是不知施粥的粥米可夠?」

「臨州與吳州接壤而鄰,吃的是吳州的常平倉,大略估算尚可堅持三四天。」

「好。有齊大人在,相信明日定不會出什麼亂子。」嬴淳懿頷首道:「既有收納營,不妨順勢前去慰問一番。」

齊宗源點頭以示同意,「待城外事了,進城之後,再請欽差覽察各項救災要務。」

底下沈亦德問:「聽說江南災後大事小情皆要依靠柳氏商行運轉,不知明日這柳氏是否也會前來?」

「那是自然,不管江南各衙門還是柳氏,都是為陛下做事。」

賀今行聽到這話,不由皺眉,再一回首,琴聲不知何時起就已停了。

一席散罷,他與嬴淳懿幾人重回使船,都在想那句話的意思。

直到他走到自己房間,發現秦幼合還跟著自己,不得不集中精力,「怎麼了?」

「沒什麼。」後者嘴硬,直接上前替他推開門,一隻腳跨進去,另一隻腳抬起又頓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