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計劃里只有裴明憫。他肩膀動了動,僵硬得好似剛剛被壓麻了一般,最終舉起來做了個拱手禮。
張厭深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柔和無比,「年輕人,嗜酒傷你身。不如騎馬射箭,在懷王山下,秋石圍場,平定門外,至誠寺前,都能容你馳騁。」
顧蓮子聞言愣住,心底卻電轉過許多念頭,好一會兒才低聲說:「謝謝先生。」
然後走到一扇窗前,靠著柱子,臉朝向窗外。
秦幼合說不用管這人,另兩人就與他一起站在另一邊窗前,觀薈芳館前愈發熱鬧的長街。
張厭深說:「你們應該都知道今日開館的前因,但可知薈芳館為何會到忠義侯手上?」
裴明憫搖頭,「這本是『楚王館』,但從我有印象開始,它就在忠義侯名下。賜肯定是陛下賜的,但原因卻很模糊。」
「這得從先帝給諸子封王說起。」張厭深微微一笑,負手道:「薈芳館本是皇家最大的藏書與講學之處,屬於整個皇室,而不是哪一個皇室成員私有。」
「先帝早年子嗣不豐,頭先的兩個皇子未等上玉碟排族譜便夭折,導致先帝一度不願臨幸後宮。直到大皇子意外出生,安然無恙地學會了說話,朝野內外才鬆一口氣。到他年滿十五,先帝封其為親王,賜號為楚;這本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先帝為磨礪大皇子脾性,同時封了二皇子為秦王。楚王乃長子,十分不滿與秦王同時封王,秦王亦不肯示弱,與其針鋒相對。楚王為證明自己與眾兄弟不同,向先帝討要一處別院,先帝讓他在京中隨便挑,他選中了薈芳館。」
「先帝是有大氣度之人,金口玉言,准了。楚王十分欣喜,因此大宴弟妹與當時京中的青年才俊。秦王也參加了,然後宴席到一半就進宮去向皇帝討要萃英閣。萃英閣和薈芳館的用處相同,只是比後者小一些。」
裴明憫知道這一段故事,因此也產生了許多疑惑:「根據多種記載,秦王並不是好詩書經義典籍之人,他完全可以要圍場或者其他地方大的別院,但他卻要了萃英閣,還把萃英閣經營成了能與『楚王館』分庭抗禮的『秦王閣』。」
張厭深:「秦王是非常地不愛讀書,文章都是逼著他寫。他自幼力氣遠大於常人,酷愛舞刀弄槍,十五歲就能舉五石的石鎖,開三石的弓。和先帝一般,是天生的勇士。」
「這麼厲害?」秦幼合平日裡從不主動涉獵這些宮闈秘史,首次聽說,不由讚嘆。
「作為武人來說,確實很厲害,但也不是舉世無雙。」接他話的卻是顧蓮子,依舊朝著窗外,「我爹、我顧氏上數三百年,像秦王一樣厲害的人有很多。」
張厭深轉向這孩子,「你爹和秦王打過一回,勝負不知,不過那都在他們十幾歲還沒有徹底長大的時候。因為秦王及冠之後,就很少在京城,武功到底進步成什麼樣,只有那些西涼人和北黎人才知道。而你爹也很少有來京城的機會。」
他稍微提了兩句,就拐回正題:「或許也是因練武影響,秦王性格直率且衝動,楚王一激他,他必定要和楚王作對。」他說到這裡,笑了一下,「楚王其實只是向秦王炫耀,也沒想到陛下真的會把萃英閣劃給秦王。」
而顧蓮子的腦海里卻因「十幾歲」那幾個字,一直迴響著那幾句話。他並不了解他的爹娘,更不知他們年輕時的經歷與愛恨。他們給他的只有一個令他又愛又痛又恨的姓氏,令他在這種時候依舊忍不住提起。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