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0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裴明憫眉心微皺:「侯爺此話怎講?」

嬴淳懿駐足回頭,以問代答:「裴侍讀如何看待西北戰局?」

兩息未等到回答,他便接著說:「在本侯看來,蒼州陷落之初,西北軍就當即刻收縮兵力,讓出包括蒼州、菅州與淨州在內的整個秦甘盆地,而後集結重兵把住累關,即可以最小的兵力損失扼住事態,不讓西涼人有任何進入中原的可能。」

裴明憫即道:「邊軍不戰而退,那西北三州的百姓怎麼辦?」

嬴淳懿理所當然道:「只要戰爭爆發,必定流民遍地,邊軍戰與退都是如此。你看西北軍與西涼人鏖戰數月,傷亡萬數,兵員損失何其大,甚至要靠北方軍增援才能勉強戰平,可拿回一寸土地,南下的流民可因此減少?」

「現下北疆戰事吃緊,只要援兵一回撤,西北軍要想守住累關,必然要放棄淨州。這早晚都要放棄,不如早早放棄,還能保住幾萬兵力,不至於布防時捉襟見肘。」

裴明憫眉頭緊鎖:「流民增多,正是因為邊軍頂在前線,為他們的撤離贏得了時間。涼人殘暴,所到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有邊軍的犧牲,才有無數百姓逃出生天。他們的抵抗絕非沒有意義,我等怎能空口質疑?」

嬴淳懿負手道:「本侯並非否認將士的付出,只是作為朝官參與廟堂決策,必須去思考這些問題。民與兵,孰輕孰重?再者,以西北軍現存兵力,能否守住累關都堪憂。若是累關失守,將被戰火波及、流離失所的中原百姓,比之西北三州,孰多孰少?」

兵者詭道,裴明憫直覺他說得不對,卻一時不知該如何反駁。

「天下大局,不可兼顧之時,有失才有得。」嬴淳懿看出他的不贊同,收回話題,「譬如顧橫之,舍了南越探囊取物般的軍功,才有機會踏入西北的戰場。」

「夏忙將過,朝廷就要進行徵發。征多少的兵,就要點多少將。顧氏在南越進無可進,助義軍剿逆不過錦上添花,在西北卻有許多新的可能。」

他接到南越的軍報,很快想到這一層,便打定主意等著顧橫之進京。

「橫之他……」裴明憫想說顧橫之不會這麼想,但忠義侯所言並非沒有道理,顧氏在南疆已然無可進,這對顧家人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斟酌後確定道:「橫之絕不會為立功而請戰。」

如果他來,必定是為別的東西。

「動機並不重要。」嬴淳懿從容笑道,「將領立功,不過在不同地方,打贏一場勝仗或是十場勝仗。但王侯要立功勳,卻是要開疆拓土,收服四海。」

他注視著對方,沉聲道出今日目的:「裴四公子可願與某攜手,助某一臂之力?」

裴明憫被請來時便有所覺,坦然拱手道:「侯爺抬愛,然澗與侯爺不是一路人,難走一條路。」

被拒絕得直截了當,嬴淳懿也不惱,臉上猶帶著笑:「大道萬千,不可同往,何奇之有?但道不同,卻不妨共事。南越方面,本侯還需和裴侍讀守望相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