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孟檀接著道:「此人不可小覷,侯爺若是不能拉攏,就要早做防備。」
「此事不必急於一時,且等等。」嬴淳懿神色莫名,「今天北黎這封國書倒是警醒了我,對邊軍大事始終只能依靠軍報來判斷,沒有自己的人來傳遞消息,總歸不方便。」
振宣軍成立不久,新兵新將眾多,正是適合安插、培養勢力的好時機。
「這是否太冒險了?」裴孟檀果然轉移了注意力,為此猶豫不已。
雖然機會就擺在面前,但軍政不得相粘連乃大宣祖制。就連兵部也只能直轄州衛,其他文官衙門若是主動與邊軍聯繫,叫陛下知曉,必然是死路一條。
嬴淳懿卻不這麼想,勢在必得地說:「老師若是遲疑,那就由本侯來,老師只管等結果。」
見裴孟檀隱隱有不贊成的跡象,又搶先道:「這事也是急不得,能不能成還兩說,學生明白,眼下最重要的當是薈芳館的大辯議。」
裴孟檀從善如流地點點頭:「陛下既然應允,就要做得萬無一失,漂漂亮亮的才好。侯爺若是缺人手,不妨用用今科上來的年輕人。資質差些也沒關係,不給他們做要緊的事就行。」
師生商討一刻,嬴淳懿起身告辭。
已過酉正,代表宵禁開始的鼓聲響起。但宵禁由兵馬司負責巡邏,對旁人來說不得晚回早出,對指揮使自然不成問題。
於嬴淳懿而言,寂靜無人的街道更好,少了許多提防他人耳目的麻煩。
長史隨車陪侍,聽聞裴相爺的說法,皺眉道:「相爺就是太謹慎、太仁善了些。」
「老師一人關係著整個裴氏,慎重些也是應該的。」嬴淳懿有些微不滿,但不代表不能理解對方,畢竟,「這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遠不止一人。」
車架飛馳而過,碾過更聲數點。
賀今行比往常起得更早,宵禁結束時便出門,第一個到萃英閣。
晨光熹微里,正廳那兩塊「生而好古」「化成天下」的牌匾依然高懸著,與世無爭。
在這裡還沒有坐滿兩個月,就要搬到皇城裡面去,他心中多少有些複雜。
陛下的用意十分淺顯,幾乎可以說是明擺著告訴他們,秦毓章倒了,秦黨早晚被收拾乾淨,但不能只剩下裴相爺一黨獨大。所以陛下一定會扶持新人以制衡,而他無父無母無宗族,又恰好在西北戰事中立了功,攜通政司異軍突起,很適合做這個人。
他心甘情願為君分憂,卻忍不住想,當初秦毓章向陛下舉薦他的時候,陛下是否就已經算計到了今日?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