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人雖不曾長期共事,但從當年剩到現在的人,再不熟也算老相識。
盛環頌問完他們回來的路程,問起長公主,「晉陽殿下可還好?」
秦廣儀點點頭,「殿下很好,還讓我代為問候盛大人和崔相爺。」
「殿下有心了。」盛環頌帶著幾分唏噓說:「倒是難為你回來這一趟。」
「不為難。」秦廣儀微笑道:「托殿下的蔭庇,能活著回來祭拜,已是極大的福氣。」
盛環頌聽這話,知他已經去過宛縣。
宛縣不在京城北邊兒,從雩關回來得特地繞路過去,顯然很在意那件事。朝夕之間,親族覆滅,家人喪生,誰能不在意?
但又笑又說「福氣」的,這人心裡到底怎麼想,盛環頌一時還真有些猜不透。
很快到應天門,輪值的羽林衛受過囑咐,告訴他們,方大帥和韓將軍已於一刻前進去。
秦廣儀便讓部下留候,繳了佩刀匕首,再搜過身,獨自和盛環頌去覲見。
他的奏本是一大早就遣快馬遞上去的,已得皇帝許可,一路暢行。
方子建和韓履寬臨時求見,但皇帝早已從崔連壁口中知曉他們的目的,就讓他們在抱朴殿外等候通傳,等秦廣儀二人到了,一齊宣進。
這場奏報從頭到尾,明德帝都沒有屏退一眾內侍。
於是諸武將前腳告退,奏報的內容後腳就傳向四方。
西北軍、振宣軍和北方軍一起聯名上奏,請將江水以北的邊防線——從秦甘路境內神救口到松江路境內青阿嶺東麓,重新劃分成三段。即原有兩支軍隊轄區分別往東西兩邊縮減,騰出的邊線則劃為振宣軍的轄區。
皇帝御筆硃批,加蓋國璽,敕了准。
一旦轄區劃定,振宣軍就正式成為常駐邊軍之一。
通政司近水樓台先得月,鄭雨興向賀今行匯報的時候,有些不解:「既然是聯袂上奏,三方肯定早就互相通過氣。約定好要在今日覲見,韓將軍和方帥他們又何必假作不知秦將軍的行程呢?反正最後也是一起。」
賀今行正在寫文書,不輟筆,隨口道:「秦將軍姓秦,此前秦氏倒台時,因他尚了長公主,沒有任何明文提到如何處置他。韓將軍他們不知陛下態度,自然要避嫌。哪怕只是做樣子,也得做出來。」
鄭雨興摸著下巴說:「那他們怎麼出來的時候又有說有笑,看著很熟稔?不需要避嫌了?」
「是啊,陛下說無需在意,那還要避什麼呢?」賀今行畫下句號,掛了筆,轉頭望向外牆那扇小窗。
重劃邊防之事落定,明明是他期待已久、很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卻驅不散他心中的惆悵。
「哎,真難啊。」鄭雨興感嘆,然後提醒他:「大人,還有一刻就到申正,您不是說要去戶部嗎?」
「這就去,直房交給你了。」賀今行輕輕呼出一口鬱氣,起身去大直房,打算帶一個人隨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