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1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陳林躬身答:「奏報如此遮遮掩掩,寫奏報的人難免有不可告人之心、難以示人之舉,細推下去,就有糊弄、矇騙陛下之嫌。所以屬下在想,到了寧西之後,該怎麼對待申時弼申總督合適。」

明德帝冷哼一聲,算是默認了他的猜測。

多年主從,陳林知道自己不能再表露出半點猶豫,便恭敬地告退。

與此同時,順喜打發了兩個內侍,走東華門出宮,去傳召崔連壁和盛環頌。

一個時辰後,聖旨便星夜發向寧西路治所在的驪州。

抱朴殿裡的燈火仍然未熄,照徹長夜。

晨間,賀今行來送奏本,內侍卻說陛下才將歇下。一問,方知出了如此大事。

回到通政司,他便交代鄭雨興,這段時日多注意寧西路那邊送來的呈子,優先處理。

鄭雨興也看到了上峰帶回存檔的那封急報,驚訝之餘疑惑道:「說是民亂,但總不能憑空就亂起來了吧?何時何地何人何因,這些都語焉不詳,只管請兵?」

若非落款是寧西路總督申時弼的大印,他真會懷疑這奏報是個新進文書寫的。

賀今行思索道:「他說荼州衛啃不動亂民,大概已遭敗績。一般而言,普通百姓就算人數占幾倍優勢,也難與官軍對碰。除非他們也擁有武器、鎧甲,對官軍作風熟悉,所以才能精準打擊。」

鄭雨興還是不解:「他們哪兒能有那麼多武器與州衛相比?大宣律嚴禁私造武器,要真有人造得出,還藏得住,那簡直比工部的攻城作還厲害——等等,荼州確實有一所攻城作——幾個月前陛下才因他們製造武器得力而獎賞他們。」

他神情扭曲了一瞬,仿佛看到了什麼極其恐怖的東西,壓低聲音:「不會就是從這裡開始亂的吧?」

賀今行皺眉道:「若真是發端於此,恐怕已爆出一段時間,寧西路想壓沒壓住,才不得不上報朝廷。」

「怪不得申總督不敢將時間、事由寫進奏報里,這鬧不好就要掉烏紗啊……」鄭雨興不自覺擦汗。

「總要有人擔責。他是寧西路最大的父母官,自然要擔最大的責任。」賀今行面露沉鬱,看向牆頭小窗。

窗外天光暗沉,不比內里燭光亮晌。

他處理完自己在通政司的公務,便立刻趕去小二所。

路上想了又想,最終拐道去求見崔相爺。

盛環頌也在裡頭,聽他詢問朝廷打算如何應對寧西路的動亂,也不驚訝,「還能怎麼辦?讓朔州衛入荼州,與荼州衛合力平亂。至於驪州衛,先按兵不動,盯緊交界線,別讓荼州的亂民潛進驪州攪弄就行了。」

說到底,只是一州一地出了些小亂子,朝廷並不打算把一路衛軍的軍權全部交給一人,尤其是緊鄰京畿的寧西路。

崔連壁問他:「你改稅不夠忙的,怎麼又在意起這事兒了?」

賀今行拱手道:「下官是來求情的。」

崔連壁以為他說的是寧西路的官員,直言道:「亂子到底怎麼起的,兵部已經派人去查。此次民亂無論最終如何平息,寧西路頂頭這幾頂烏紗決計保不住了,端看能不能留條命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