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楊語咸點頭,在莫棄爭眉頭剛剛皺起時,立刻接著說:「但小賀大人只想向莫大人確認一件事,您是否將劾本送去了通政司?
後者還沒有收到宮中回音,聽此一問,眉心的褶皺更深,「參劾官員自然要送御史台,我怎麼可能送去通政司?」
「事實上,不止御史台收到了您的劾本,通政司也收到了。」楊語咸拿出一封信,「這是小賀大人親筆,具體情況,大人一看便知。」
莫棄爭意識到果然出了問題,一言不發地接過信拆開,卻沒急著看,而是起身從背後書架上找出幾卷當年清田的舊稿。
兩相比對,筆跡一致,行文熟悉,確是故人來。
楊語咸見他確認過真偽,就繼續道:「小賀大人知道您與許大人不和,但也知道這種不和源於政見分歧,而非您存心偏見。他不便單方面地說和,所以不會幹涉您的彈劾之舉。只是江南試點改制伊始,難免動盪,事端頻發……」
那封信里也是這個意思,對彈劾只略提一二,反而花了大量的篇幅解釋新制內容,以及朝廷在此時革新的目的。
「若您也認可改制有利於民生,還望您坐鎮淮州盡力護持,讓它能順利推行下去。」楊語咸緩了緩嗓子,展臂疊掌,「鄙人在來的路上對淮州民情有所體會,看得出莫大人確以百姓福祉為己任,也相信您看得清改制之利害,絕不會拒絕這個請求。故在下冒昧一句,淮州改制,就拜託您了。」
說罷,長揖不起。
莫棄爭道:「賀今行是個聰明人,知道怎麼才能說服我。但你不必給本官戴高帽子,本官不吃這一套。」
「在下絕無虛言。」楊語咸直起身,看著對方說:「小賀大人的心愿就是在下的心愿,為己身己願能夠達成,自然要用真心。」
莫棄爭不再推脫,只道:「新制的條例我都已經研讀過,粗看是好的。但是不是真的好,要施行下去,讓百姓們來說。」
楊語咸再次作揖,以表謝意與敬意,隨即出言告退。
莫棄爭卻沒有允准,安靜半晌,嘆道:「實話告訴你們罷。我寫彈劾的時候,也十分猶豫該在何時上表,因此寫好之後沒有即時送出,就收在桌屜里。幾日後我打算再修改一番,那本稿子卻不見了,怎麼找都沒找到。我怕有人藉機生事,便重寫一封立刻上奏,卻沒想到另一本被人同時送到了通政司。」
此舉除了針對執掌通政司且同時主持改制的賀今行,想不出其他的用處。但賀今行沒有在信中提及當時的驚險,他在這裡對著楊語咸,也不會多說自己如何感到抱歉。
他說:「我上表彈劾許輕名,雖是情急之舉,但也是我這三年來一直都想做的事,絕無偃旗息鼓的可能。至於另一本草稿的事,我會上書請求陛見,在御前說個清楚。不論是誰假借本官名義,試圖欺君罔上構陷同僚,本官都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將其繩之以法。」
他在淮州任職三年,也到了可以進京述職的時候。
楊語咸點點頭:「在下會將您說的這些如實轉告小賀大人。」接著上前兩步,低聲道:「在下於外間等候時,總覺有人窺伺,但不知是哪個衙役。」
莫棄爭並不意外,亦頷首道:「見笑了,本官會儘快處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