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六州歌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8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明德帝聽見他的聲音,撒開手腳,聲氣頗足:「你來,可是舞弊案有結果了?」

崔連壁將帶來的紙卷呈上,說:「五份卷子,晏永貞出了一份,賀鴻錦出了一份,剩下三份不像出自同一人之手。」

明德帝拿著那三篇文章,來回對比了幾次,「他兩個都沒說是誰?」

「晏永貞不知情,賀鴻錦知情卻不肯吐露。」崔連壁說起來有些難堪,「以家眷親族相要挾,都沒能讓他鬆口。」

「有種。」明德帝點了點頭,又拿起一篇文章從頭看。

這種態度讓崔連壁察覺到一絲微妙,但他還沒有琢磨出個所以然,皇帝便將紙卷揉搓成團,一把扔向敞開的大窗。

紙團偏了些,撞到窗欞,彈回來跌落在地板上。

「既然他不肯說,那就別讓他說了。」明德帝冷冰冰地說。

崔連壁睨了睨被丟棄的紙卷,詢問:「都算在阮成庸頭上?」

明德帝走下道台,一步一權衡,「阮成庸作為主謀,收回朝廷對他的贈銜和撫恤,戮屍,夷三族。另兩個作為從犯,擇日處斬,賀鴻錦冥頑不靈,妻妾與子女流徙寧西軍馬場,待民亂一平即刻上路。至於晏永貞,朕記得他妻子早已與他和離,只剩個兒子在刑部供職,前幾日還想舉告賀鴻錦,可見不曾同流合污。罷了,就念在晏永貞自首的份上,罪不及他兒子。至於聖旨,就崔卿替朕擬吧。」

「就不往下查了嗎?」崔連壁對這個處置已有預料,但真聽到皇帝這麼安排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多問一句。若是不需要往下查,兵部和大理寺早兩天就完全可以結案,何需多費這兩日功夫?

明德帝說:「北黎的使團暫擬八月初二抵京。你也知道,他們名為結盟而來,實則必然存著窺伺的心思,目的就是看看我大宣與西涼一戰之後,是強是弱,有無可乘之機。所以必須在他們到達之前,了結所有的事,包括行刑。」

真的嗎?只是為了不向外邦使團示弱?還是另有緣由,譬如心知肚明參與舞弊的剩下一方是誰?

崔連壁心裡疑雲重重。自他成為右相之後,就越來越看不透皇帝。若是秦毓章在時,他有所疑惑一定會找對方問個明白,如今卻因種種顧慮而三緘其口。

「臣遵旨。」他拱手道,順勢再問:「如此說來,賀今行的案子是否也該早些定論?」

明德帝走到他身邊,「你怎麼看?」

崔連壁答:「依臣之見,此事不在於那個案子,而是江南的新政能否繼續推行下去的較量。」

他停頓幾息,斟酌道:「陛下,類如王氏這樣的地方豪族並不鮮見,對國家和朝廷扒骨吸髓,流毒太深,不可聽之任之。所以新政不當被放棄,至少現在,必須存在下去。」

「是啊,案子不過是個幌子,沒有這個由頭也會有其他。」明德帝繼續向前走,「朕的侍衛頭子接手審查了幾日,也沒挖出點別的來,讓朕心裡很矛盾。」

崔連壁轉過身目光跟隨,見皇帝走向殿外。他心神一動,快步追上問,「臣愚鈍,不知陛下憂在何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