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恩不負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無論如何,澧京都要盡力做出安撫的姿態來,可查案要時間,皇帝眼下能做的,唯有加大賞賜以示重視和安撫。

甚至賞了衛聽瀾還不夠,自己這個陰差陽錯幫了衛聽瀾一把的過路人,也順帶著要賞。

祝東旭一看便知他明白了,拍了拍他的肩:「此事事關邊疆,你做得很好。若聖上要賜你書畫珍玩,不必惶恐,謝恩便是。唯有一事,為父想先聽聽你的意思。懷兒你……可願入芝蘭台?」

祝予懷聽到這裡,錯愕地抬起頭。

他雖久不在京中,卻也知曉「芝蘭台」意味著什麼。

芝蘭台本是供皇室子弟讀書的地方。大燁選賢取仕最主要的途徑是科舉,但自盛啟帝時起,多了另一條路——「芝蘭取士」。

盛啟帝性情跳脫,少時在芝蘭台中念書那會兒,被迂腐的老學究折騰得太狠,繼位後便尤為親睞有巧思的青年才俊。他嫌科舉取士過於死板,便開創出了這種另類的取士方式。

民間若有身懷奇才的神童,不論身份貴賤,地方官府都可向上舉薦,被舉薦者經過翰林院初篩後,由天子親自考校,濫竽充數者送回原籍,連帶著舉薦的官員也跟著吃瓜落;確有真才實學者選入芝蘭台,與皇室子弟同窗讀書。

如此既能叫拘在宮裡養大的皇子們知道天外有天,耳濡目染地發奮圖強,也能早早把大燁的棟樑之材搜羅起來,給予最優質的培養,為國儲臣。

等到這些神童長大成人、學有所成,便可依據個人所長、通過相應的考核分授官職。

如今的芝蘭台就相當於一所皇家所設的書院,若能蒙受天恩入台,就相當於半隻腳踏入了仕途。對那些有天縱之才的人來說,這是一條可以免受科舉蹉跎之苦而平步青雲的捷徑。

可祝予懷的心思何其通透,自然想得明白——不論先帝最初的出發點是什麼,芝蘭取士發展至今,其目的早已不只是選拔能士那樣單純。

最顯而易見的,假如皇帝想要牽制朝臣,只要借著召朝臣子嗣入芝蘭台的名義,便能留質於宮。

自己今年已經十七了,算不上什麼幼年揚名的神童。雖說白駒之名流傳甚廣,但祝予懷心裡清楚,那不過是他受了父輩的賢名蔭庇才換來的一紙虛名,根本沒什麼可稱道的。

但芝蘭台的人選是皇帝一人說了算——只要皇帝點頭,他就算是根朽木也能入台。

祝予懷想到這裡,心中失笑。

自己這破身子,風吹不得雨淋不得,同朽木也沒什麼分別了。

聖上不會平白無故地降此恩惠,必然是自己身上有什麼皇家需要的東西。父親並非權臣貪官,連買雙虎頭鞋都要扣扣嗖嗖地攢錢,祝家背後也沒什麼惹人忌憚的權柄或勢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