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恩不負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此期間,她偶然結識了一個人——青荷縣縣令崔文勉。

青荷縣也歸在河陰府下,不過這位崔縣令為人駑鈍,不善變通,在河陰官場屬於不討喜的邊緣人物。

有一回顏庭譽和線人接頭時,險些暴露行蹤,是崔文勉替她遮掩了過去。

顏庭譽便留心起他來,後來又試探了幾回,發現此人心思通透,且家貧如洗,竟是涇水這腐敗泥潭中罕見的廉潔清流。

當然,主要是崔文勉太會裝傻,看起來隨時會把事情搞砸,以至於別人貪污都不樂意帶他。

衛聽瀾看到這裡,視線在「崔文勉」這個名字上停了停:「青荷縣縣令……好像在哪兒聽說過。」

岳潭想了想:「對了,崔文勉有個小舅子,也在芝蘭台,與你是同窗。」

他這樣一說,衛聽瀾才記起來。

龐郁去年武試時身中蛇毒,昏迷之前,曾托祝予懷將一枚玉佩轉交給他姐姐龐瑛。而龐瑛,正是青荷縣縣令之妻。

衛聽瀾心思一動,一目十行地看完剩下的情報。

崔文勉雖不大受同僚待見,但因為他無心鑽營升遷,一直是個無足輕重的芝麻小官,倒也沒人花心思去針對他。

他就這樣蟄伏在涇水官場中,年復一年地在官員中低調行走,手中逐漸積攢起了一些同僚貪腐的罪證。

有請帖,有帳冊,他夫人那兒還有不少與其他官員家眷來往的書信。這些微不足道的證據擺在一起,積少成多,竟也能勾勒出涇水官官相護的大致脈絡了。

衛聽瀾喃喃自語:「難怪……」

前世顏庭譽勢單力薄,初入官場才幾年,就能在涇水一舉挖出那樣大的貪污案,估計少不了崔大人夫婦的幫助。

岳潭收回了情報,但仍愁眉不展:「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行之有效地把這些罪證拋出去。如今朝堂,裴黨黨羽甚眾,二殿下在朝中的人脈,未必能與他們正面相抗。」

一旦那些證據交出去,崔文勉就會立刻暴露。他到底只是個七品縣令,倘若裴家使點陰損手段,顛倒黑白甚至反咬一口,崔文勉作為至關重要的人證,必定會成為犧牲品。

衛聽瀾也沉思起來,說:「現在還不是時候。當務之急是抽調人手保護崔大人,他所行之事到底兇險,容易被人盯上。」

岳潭點了點頭:「知韞已經加派人手了。」

他們現下能做的不多,對涇水的情形掌握也有限。有關貪污案的檢舉事宜,也只能等顏庭譽返京之後,再從長計議了。

衛聽瀾心裡存著事,從望賢茶樓出來後,便牽著馬沿街慢行。

他一邊思索,一邊漫無目的地走著,經過貢院門外張榜的地方,忽然看見有衙役在揭去年的舊榜。

擢蘭試的文武雙榜掛了一年,風吹日曬,那紅紙早已脆了,輕輕一撕便四分五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