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眾人恍然大悟,紛紛道,「這倒是罵得很妙。」
因為這詩太過朗朗上口,畫中的老鼠又丑得令人髮指,等巡城的官兵過來趕人時,「官倉鼠」的惡名早已在民間流傳開來。
這事還沒查出個頭緒,學子書生們也鬧騰起來了。
原來是一篇無名氏的《碩鼠賦》,神不知鬼不覺地被人投進了書齋,在書生群體間飛速傳閱,引起了騷動。
這《碩鼠賦》乍看平平無奇,但其所述的故事卻讓人不寒而慄。
賦文講一位辛勞的農夫,一年到頭勤於耕作,收穫的糧食都進了地主的糧倉。
倉庫里的屯糧多麼充實啊!連老鼠都被養得腦滿肥腸。農夫日日躬耕,卻餓得骨瘦如柴。
災年來時,再任勞任怨的人,都要為活命發愁。苦命的農夫鋌而走險,去糧倉偷糧,還未偷到一粒米,就被碩鼠發現了。
碩鼠們吃膩了稻穀,看到活人,個個垂涎三尺,朝著虛弱的農夫蜂擁而上,生啖其肉,啜飲其血。
吃飽喝足之後,最肥碩的那隻碩鼠幻化成了地主的模樣。它大搖大擺地走出糧倉,穿上華服,坐上高轎,向扛轎的年輕力夫笑道:「農夫無肉,不及爾父。」
如此駭人聽聞的故事,即便是慣用諷喻的文人也看得心驚。有人感嘆此賦辛辣大膽,也有人鄙夷作賦者譁眾取寵,儘管褒貶不一,但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賦文的末句:
「今有朝官,私人以珠玉,啖民之血肉,雖吐人言,著彩衣,何異碩鼠耶?」
這不就是在明言,朝堂上有魚肉百姓的「碩鼠」?
書生之中,不乏有家境貧寒、受過官吏欺壓的可憐人,一看這賦文,句句血淚,哪能不憤慨、不痛恨。
文人抒意,便是以詩文相和。《碩鼠賦》一出,很快有人效仿著作《田鼠賦》《相鼠賦》《佞鼠賦》……還有人受到京中時興的《採蓮傳新編》的啟發,作《蓮女恨》《怨歌行》等等,不枚勝舉。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流言的風向逐漸偏移,轉到了水患上。
涇水年年都會因為水患而出亂子,雖然總能被鎮壓下來,但不代表民眾們就不記得了。
怒意積攢到一定程度,要引燃只需添一把火。
澧京上下,驟然掀起一陣反抗腐敗吏治的風潮,人人奔走呼籲,竟有種山雨欲來的味道。
當天傍晚,衛聽瀾又去了一趟望賢茶樓。
臨街的窗戶半開著,依稀能聽見外頭有孩童在唱新編的歌謠。
「沒想到如此順利。」知韞感慨地說,「我還以為少了白駒的名頭,《碩鼠賦》得費些時日才能撬動民心。可看眼下的局勢,計劃可以提前了。」
衛聽瀾點點頭:「夜長夢多,趁熱打鐵最好。」
說著他又覺得少了點什麼,問:「岳潭呢?出任務去了?」
「我讓他去涇水了。」知韞說,「整個遮月樓,他的易容術最精湛,讓他去頂替『顏庭譽』這個身份,顏姑娘在京中會方便許多。」
衛聽瀾沒什麼異議。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