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歲事當長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華清夷當然明白弟弟的意思,可她不能那樣做。

淳王是柱國大木,是守衛大兗的堅壁。

她清楚懷熠為何會留下那樣的遺詔,沒有子嗣的皇帝離世,擁有實權的淳王才是繼任守護王朝的最優人選。但卻因為她的一時行差踏錯,另選了並不適合做皇帝的趙青煒。

她已經下了一招昏棋,再不能自毀城牆,籠絡趙靖珩,表現出對他的信任才是正確選擇。

還有,讓他送懷熠最後一程,想必,也是懷熠想要見到的吧。

延光十二月初七,皇宮內,皇太后及宮眷依次按禮儀祭拜,護送皇帝梓宮出宮。

葬儀列於午門,百官哀服於拜位整齊排列,經過一系列繁複的跪拜祭禮,靈駕終於向帝陵進發。

趙靖珩的坐騎在隊伍前列,親王及宮眷在隊伍後哭隨。

班賀也在護喪隊伍中,耳邊哭聲不絕,分不清真情假意。他垂下頭,與旁人一樣抬袖,也知曉旁人與他一樣並無淚水流出。

班賀悄然抬首,遙遙望著前方馬上的背影。挺直的背脊在烈烈寒風中毅然孤傲,卻似乎有悲風順著他的方向而來。

運送棺槨的龍輴車往城外行駛,這條路已被提前清理乾淨,不會因任何事物避讓改道。

這世上最疼愛趙懷熠的人,正親自護送他,前往這條不歸之路。

第256章 千歲

去往帝陵途中建有蘆殿,靈駕日暮以後停駐其中,遇雨不行。所幸此行一路風和日麗,沒有在路上耽誤工夫。

每到一處蘆殿,另行他路提前到此的新帝趙青煒率王公大臣在門外跪迎,早晨行朝奠禮後跪送靈駕啟行。

再不滿自身處境,趙青煒對那位皇兄還是心懷崇敬的,喪禮全程遵從禮部所擬喪禮儀注安排,是入宮以來最配合的時候。

第三日,靈駕抵達帝陵,當日並不入葬地宮,暫時安奉於蘆殿。

文帝的陵寢是早就修建好的,按照他的要求,山陵不崇飾,相較世宗皇帝規格小了不少。另地宮不藏金玉寶器,幾乎沒有什麼貴重的陪葬品。

在華太后與王公百官的注視下,趙青煒親引梓宮進入蘆殿,放置於正中龍輴車之上。

今日遷奠禮與明日入葬地宮都需要當今皇帝親自參與進行,這一日下來,趙青煒忽然有了些實感。

他繼承了皇兄的位置,承受著萬人矚目,是再無可逃避的責任了。

今晚將是文帝留在人世間最後一夜,華太后遲遲不肯從梓宮前離開,傷心落淚不止。

薛太后在一旁勸解良久:「姐姐在此哭泣,當著文帝的面,不是要叫他走得不安麼?」

華太后默然拭淚,終於不再駐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