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歲事當長賀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麼班賀的處境就有些尷尬了,既然皇帝已經親政,那他頻頻面見太后,是何用意?

此舉在滿朝士子眼中,是極為大逆不道的行為,紛紛上疏譴責。

一個匠役雜途出身的官員,一路青雲直上做到了工部尚書一職,定然是靠著媚上討好。他們無法公開譴責提拔班賀的文帝與華太后,所有的指責就都沖向了班賀一人。

太后垂簾聽政時,班賀剛被提拔,國喪過去沒幾日,一同被提拔的還有幾人,悄無聲息的走完了流程,沒有大操大辦。

而且提拔的正是太后本人,無人敢去觸太后的霉頭,因此那些人隱忍不發。

班賀還慶幸這回沒被唾沫淹死,沒想到只是時候未到,積攢到現在的不滿一股腦都爆發了出來。

堆積成山的奏疏被呈到皇帝面前,寧王也被百官輪番轟炸,其中尤以工科給事中最為激進:「班賀以營造躐官工部尚書,在位期間所貪墨銀兩萬計,上奏革除班賀官職。」

捏造罪名構陷,觀之荒唐。

或許,班賀眼中的構陷,在上疏的朝臣眼中卻不是那麼回事,在他們看來,班賀真的做過,只是需要他們提出,就能查到。

這樣的荒誕之舉一時間蔚然成風,朝臣們爭相上疏彈劾,處置掉華太后的「親信」班賀,就能為初次親政的皇帝立一等功。

可事實上,班賀與寧王私下會面,商議過對策,他們最好不要輕舉妄動,以不變應萬變。

這場鬧劇,最終還是惹惱了華太后。

初登大寶的皇帝需要顧及朝臣,而太后的身份則更為無所限制。華太后下令嚴查,查不出任何證據,上疏彈劾班賀的人,就得承受相應的後果。

自然是查不出什麼的,那些潑在班賀身上莫須有的罪名,一條都無法坐實。

盛怒之中的太后下懿旨,處置了工科給事中,以構陷的罪名革職查辦,抄家問處。還處理了一批官員,扼剎住這場愈演愈烈的風氣。

這件事同樣讓陸旋不痛快,那些處置都太輕了。那麼多人,眾口一詞,在班賀身上強加各種罪名,他們哪裡是想革班賀的職,他們是想要班賀的命!

班賀倒比所有人都平靜許多,革職他也不怕,能做的他也已經做了,大不了去西北投靠淳王,做個邊疆軍匠。

只是,那時候要與淳王手下的二師兄對上,班賀還有些犯難。

華太后出手處置,在官員們看來,不過又是班賀在太后面前進讒言,進行的報復罷了。兜兜轉轉,怪罪又回到了班賀頭上。

只是這回除了怨恨,還有了些畏懼。

無論過程如何,起碼結果是沒有再在明面上鬧的了,消停下來,班賀終於得以喘口氣。

走出幾步,敏銳察覺一道視線,班賀向那方向看去,冷著一張臉的陸旋站在不遠處,臉頰並未正對著他,目光卻不偏不倚落在他身上。

像是在說:還不快過來?

四下無人,班賀神色自若,交握在袖子裡的手抽出來,快走幾步上前。還未開口,便被一把扯到隱蔽處,緊緊相擁。

班賀握著陸旋的手,發出一聲喟嘆,涼爽極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