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三年目標、入葬開廟(4k字)
餘缺帶著一身的水氣,急匆匆的趕到了朱教諭班所在的學堂中。
他進門時,堂中已經有許多學子趕到,一個個正興奮的議論,口中嗡嗡作響。
「余兄,你來了!」
「幾日沒見著余兄了,兄台到底是住在了何處?」
幾名熟悉的學子當即朝著餘缺見禮,好奇的詢問,還嘟囔道:「余兄你是榜首,肯定是又得了什麼好處,儘管說便是。」
餘缺面對眾人的熱情,只得無奈的出聲:「諸位以後若是想要找余某吃酒,來後山那條第七縣河即可。余某現在就住在那裡。」
有人不明所以:「怎麼就住到河邊去了,以河為畔,美則美矣,但是無甚地利,有礙修行啊。」
還有人微微一怔後,立刻反應過來,明白餘缺多半是獲得了一個實缺,有了籙職領地,所以才搬出去了。堂中一些不熟悉的人,聽見了幾人的談話,也是忍不住的屢屢撇頭看過來,眼神艷羨至極。
面對眾人的詫異,餘缺心間早就有所準備。
且他如今的心態,和未中榜首前大為不同,已經習慣了眾人的吹捧。
餘缺坦然的應對著眾人,及時轉移話題,同幾人攀談其它的東西。
不多時,寬大的學堂中,已有三十人出現。
早課的時間一到,朱教諭的身影也適時的出現了門口。
此人身形魁梧,將大門一堵,雙手抱臂,臉上還掛著笑容,給眾人一股在上門踢館般的感覺。
餘缺等三十名學子,當即朝著朱教諭躬身:「學生見過朱法師!」
朱教諭點了點頭,她走到了學堂的最前方,環顧著眾人,開口:
「不錯,看來本道的運氣沒有那麼差,不至於遇見連『開廟』都敢遲到、怠慢的蠢貨。。」
她道:「不過開廟最好選擇在正午或正子時分,眼下距離吉時還有點時間,本道就費點口舌,先幫爾等立立志向,提提心氣,方便熬過待會的開廟。」
這話讓餘缺等人交頭接耳起來。
朱教諭沒有在乎眾人的嘈雜聲,而是隨意往眾人中一指:「你,出來說說,考上縣學了,打算做什麼?」
那學子突然被點出,聲音有些磕巴:「回先生,好好修行。」
朱教諭再問:「如何好好修行?」
那學子的心神鎮定點了,他朝著朱教諭拱了拱手,試探出聲:「開好廟,養好神,學好手藝?」
朱教諭聞言,面上輕嘆:「罷了,不與爾等多費口舌,明說便是。」
嗡的!
她猛吸一口氣,提聲喝道:
「你們且記住,縣學三年,乃是爾等今生最至關重要的三年。
既然考入了縣學,便意味著爾等有資格考入道宮中。此三年中,爾等唯一的目標,便是賣命的修行、玩命的修行、不要命的修行!
爭取三年內,就修成九品上階。
如此,三年之後的『中舉』,爾等方才有機會再次榜上有名,一舉成為道宮弟子。」
朱教諭的聲色嚴厲:
「否則的話,三年後的『中舉』未成,其後的重複考舉對爾等來說將會更難。而一旦走不通舉業這條路,爾等頂多能以雜役的身份進入道宮,那時候必將後悔終生!」
這樣一番話從朱教諭的口中喝出,令在場的三十名學子全都腦瓜子嗡嗡的作響,恍若聽見了鐘鳴。
許多人都是咋舌:「三年就修成九品上階,一年一個小境界啊!」
「我聽聞尋常仙家修滿九品,往往需要費時三十年,教諭這也過於高看我們了。」
「考道宮本就艱難,還只準備三年……」
其中餘缺待在人群中,他的心情更是古怪:
「最至關重要的三年、容不得荒廢、後悔終生。這些話,聽起來怎麼這麼的耳熟。」
他抬眼看向人群前的朱教諭。
對方面對眾人不成器的嘰嘰喳喳,露出譏笑,又喝道:
「不錯。尋常人修行,往往十年一個小境界、三十年才能修滿一個大境界。但是爾等都是考入了縣學的仙材,真要三十年才修成,那你們來縣學中作甚!」
有學子聽見這話,終於忍不住反駁:
「先生,即便身為縣學生,三年內修至上階,也實在是過於困難了。
學生記得,各地的縣學也做過統計,縣學生們修成九品上階的費時,大致也都在十年左右,這還沒有將縣學三年算進去。」
「正是、正是。縣學一上完,就去考舉,壓根沒幾個人能通過。而且大傢伙,也只能在縣學待三年啊。」
還有學生嘀咕:
「我兄長交代過我,讓我三年之內,先在縣學中學成各般手藝後,打好基礎,然後再在族中沉澱個七八年,那時年紀二十五六,方才是參加『中舉』的時候。」
學堂中議論紛紛。
朱教諭冷眼看著眾人,臉上的譏笑神色更是明顯,冷哼道:
「爾等若是打算以後只是當個衙役、當個鋪兵,遞送些文書,打打雜之類的,有這般想法倒也不無不可。
但若是真有一絲的長生仙家之念,便切記本道今日給你們所說的話。一定要通過舉業,拜入道宮中。
特別是三年後的『中舉』,一旦榜上有名,進入道宮後,爾等直接就是內門弟子的身份,而非外門。任何人,僅此一次機會。」
這番話落在人群中,終於是引得眾人驚喜:
「什麼,三年後若是中舉,就是道宮的內門弟子?」
「傳聞內門弟子們,個個都能修成煞神罡神,能成為出入青冥的上等仙家!一旦成為內門弟子,其本身也就是一方勢力山頭,一州豪強。」
餘缺站在人群中,同樣是眼皮微跳,目光變得凝重。
他在心間暗道:「三年後若是通過了中舉,就能成為道宮內門弟子麼,真要這般,不亞於魚躍龍門也……舉業,果然乃是當今仙道之捷徑!」
一併的,他也想起了黃歸山對他的各種交代。
對方所交代的意思,和今日朱教諭所講的類似,只是沒有提及「內門弟子」一事。
黃歸山讓餘缺必須再以更甚從前的努力,來對待三年的縣學時光,只有考過了「中舉」,拜入道宮中,他才有資格鬆懈精神。
不過對於這種勸學之話,餘缺不說嗤之以鼻,但也是不以為意。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