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2章 三年目標、入葬開廟(4k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因為他敢以前世的宿慧保證,三年之後肯定又是三年。

人活一輩子,除非真的認命了,了無生趣了,否則便沒有真正能夠泄氣的時候。

學堂中,朱教諭看著激動起來的眾人,她抱著雙手,再次冷笑道:

「先別高興的太早。爾等從縣學畢業時,若是無法升至上階,連報考中舉的資格都沒有。

到那時,外門弟子、內門弟子,甚至雜役,又和爾等有什麼關係呢?」

這話給眾人潑了一頭涼水,令大傢伙冷靜下來。

但是「道宮內門弟子」的誘惑,依舊是讓他們躁動不堪。

此等身份若是獲得了,只要半道不死,日後必定能成為一地學正般的人物。

啪啪!

不知過了多久,朱教諭又拊掌,面色舒緩,她這時喝道:

「不錯,爾等的精神頭尚可,既然這樣,某就早點帶你們去開廟,讓爾等感受真正的仙家之妙。」

話聲一落,她的身形一閃,便踢開了學堂大門,朝著門外走去。

餘缺等人的面色變化,連忙壓制住雜念,緊隨在對方的身後。

在一一看無一錯版本!

考道宮雖然是他們三年縣學生涯的最大目標,但是開廟,方才是眼下最要緊的事情。

當眾人走出學堂時,他們發現其他班級的學子們也都走了出來,同樣是一臉期待緊張的表情,並且大家所走去的方向一致。

…………………………

不多時。

一幢騰騰的煙柱,出現在了眾人的眼中,高大粗壯,並有雪片一般的冤魂碎片,繞著三根巨大香燭盤旋不定。

千丈範圍以內,充斥著鬼哭神嚎。

餘缺對於這裡十分眼熟,此地正是縣學中的火葬場,一間間火室之所在。

陣陣焦臭味中,當初參加開學大典的一百五十名新生,連帶著五脈教諭,全都已經是匯聚在了火葬場的外圍,只是並未扎在一地,而是分散在四周。

陣陣議論聲在火葬場周圍響起來:「開廟是要在火室中嗎?有哪位兄弟知道具體的流程,可否透露一二。」

餘缺也是低聲和旁人議論聲,並且他緊盯著火葬場上空的粗壯香燭和煙氣。

若是他沒有記錯,坊間傳聞縣學的火葬場中,存在一縷真火,!

此物乃是貨真價實的天地奇物,多少六品仙家都不一定能夠擁有。

「莫非今日開廟,和那真火脫不了干係?」他暗暗尋思著。

好在朱教諭並沒有讓眾人焦急的胡思亂想太久,她將眾人召集成一圈,言語道:

「某不管你們究竟是從何處,聽過有關於開廟的步驟、說法,哪怕是你們的親爹,除非是有六品仙家向你們傳授,否則統統忘掉!」

朱教諭言語這番話時,雖然聲音如常,但是她動用了神識,壓迫在現場每一個學子的心頭上,令所有人心頭都是一緊,明白她並沒有開玩笑。

其人沒有再過多的解釋,當即講解:

「所謂的開廟開祖廟,其關鍵之點,在於找到玄關一竅。此竅關乎性命,是人體最重要一竅,名之為『祖竅』,或名『天心』,又叫「靈台」,得之者超凡脫俗,不得者沉淪一世。

此竅的具體位置,有言在眉心,有言在雙眼之間前的三寸虛空,有言在膻中,有言在臍下……各家各有說法。但是朱某在此,可以給爾等一個準話。」

確如朱教諭所言,世人關於祖廟的位置,爭論不休,各家都言之有理,即便是開了祖廟的仙家,也是各有說法,令後來者摸不著頭腦。

因此見朱教諭要給個定論,餘缺等人一時間全都豎起了耳朵,仔細聆聽。

只聽朱教諭緩緩開口:

「玄關者,其不在身內,不在身外;既在身內、又在身外;四維上下,內外偏旁,皆不在當中,五行八方亦無著落。」

聽見這番話,餘缺等人頓時有些傻眼,他們面面相覷,下意識的懷疑是不是自家悟性太低,聽岔了。

好在朱教諭立刻笑著:

「之所以如此說,是因為以我等螻蟻的感官、智慧,祖竅的位置過於縹緲,難以理解,特別是你們這群連神識都無的凡人。傳言只有元神仙家,才能真正的捕捉到祖竅所在,進而能夠轉世不死。

因此爾等切忌執著,祖竅何時現身、現身何處,自古以來皆無定數。有人是開在了眉心、有人是開在了胸前、有人是開在足底,還有人開在口鼻之息的出入間,純看個人之緣法。」

她還著重告誡了一句:「且祖竅之位置,便是爾等祖廟的出入口,是爾等的身家性命之門戶。世間還有許多法術秘訣,修煉後會在祖竅位置形成『罩門』,是一大缺陷,切勿透露給旁人,就連師父道侶也慎言。」

朱教諭指著天,沉聲:「最好是天也不知、地也不知,僅僅你自個知曉。」

三十名學子聞言,面色紛紛一肅。

餘缺在心間也是訝然道:「原來是這般,各人所開的祖廟位置各不相同,所以世間的說法也不同。」

他原以為祖廟的所在,就是腦中靈台,現在看來,純粹是他被諸多書籍誤導,先入為主了。

三十名學子沉思一番,低聲嘀咕後,紛紛朝著朱教諭拱手:

「學生謹記先生教誨,還請先生教導我等開廟之法!」

彼輩齊聲吟誦,聲勢不小。

朱教諭面露微笑,她踱步繞圈,環顧著眾人,一口就道:「好!本道這就教授爾等開廟法門。」

但她笑吟吟的,忽然又開口問:

「開廟一事,又有別名『入葬』、『屍解』、『蛻形』,講究一個墮其身而成其神,本道這裡統一用『葬法』來形容。」

此入葬法門,有土葬、火葬、水葬、風葬、樹葬、塔葬、荒葬、懸棺葬等等。

其中還又可以再分出合葬、集體葬、折頭葬、袱葬、撿骨葬、土棺葬、櫃葬、掛葬、房草葬、裸葬、床下葬、坐葬種種。

門類繁多,千奇百怪,不知爾等想要用何種葬法來開廟?」

不知為何,眾人聽見了對方口中琳琅滿目般的葬法,一時都後背發涼,心間發怵,訥訥無言。

眾人面面相覷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都將目光看向了人群前列的榜首餘缺。

餘缺也是心間發麻,隱隱感覺這開廟葬法都有些邪門。

但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以及他自個心間的渴求中,他硬著頭皮出列,沉聲向那朱教諭拱手:

「敢問教諭,這多葬法中,哪一種可開靈廟,可博長生!?」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