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十四章 給事郎劉仁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凡是跟著太宗皇帝攻打過高句麗的官員,都和太宗皇帝一樣,對高句麗有一種異常的執著。

一名白面微須、儀表不凡的四十多歲官員笑道:「你消息倒快,來的是金仁問,連夜吊上城牆的。」

此人是秘書少監、兼崇文館直學士上官儀。

徐孝德道:「如此火急,莫非高句麗又發兵攻打新羅?」

上官儀道:「正是如此。」

徐孝德皺眉道:「朝廷正在對突厥用兵,只恐難以兼顧,這可怎麼是好?」

上官儀淡淡道:「讓世家派和許尚書他們操心去吧,咱們想再多也沒用。」

眾人都嘆了口氣,他們這群人平日雖也能議議國事,在朝堂上,卻並無多少發言權。

有人道:「待會兩派又要爭鬥,咱們該怎麼辦?」

另一人冷冷道:「什麼怎麼辦?默不作聲便是。」

先那人道:「有徐侍郎帶頭,咱們也許能說兩句話呢?」

眾人都看向了徐孝德。

徐孝德想起女兒派人給他送的信,讓他來京後千萬小心,莫要涉入朝堂爭鬥,便沒有吭聲。

他轉頭朝一個黑臉老者道:「劉葫蘆,你怎麼看?」

那黑臉老者名叫劉仁軌,在門下省擔任給事郎,因其骨骼寬大,身材魁梧,倒不像文官,更像武將。

因他平日寡言少語,像個悶葫蘆,朋友便都叫他劉葫蘆。

劉仁軌沉默了一會,道:「不足為慮。」

徐孝德愣道:「什麼不足為慮?」

眾人也都紛紛追問,劉仁軌的嘴巴卻像被縫住了,再不肯多說一句話。

又過了一會,官員陸續到齊。

徐孝德悄悄觀察,發現韓璦、來濟等世家官員都顯得很鎮靜,相互之間只偶爾說上一兩句話。

反倒是許敬宗等擁武派官員,個個面露愁容,相互間竊竊私語,顯得非常焦急。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上次朔望朝結束後,朝堂風向開始轉變,許敬宗等人都有些得意忘形。

昨夜城門校尉將消息傳到中書省,李義府和王德儉手下的守值吏員,倒還忠心,前往二人府邸報信。

只可惜,二人都不在府。

李義府在外面包了外房,歇在外室家中。王德儉則與好友去了芙蓉園,遊船曲江,徹夜未歸。

直到黎明時分,還是武皇后派人詢問許敬宗,許敬宗才得到消息。

許敬宗又慌忙將消息告訴其他人,眼下朝會在即,他們也只能抓緊時間,商議一下對策了。

越是匆忙,頭腦越亂,一時之間,哪裡想得到好對策?

李義府自知犯錯,為將功贖罪,十分積極的出主意。

「待會他們定會提議撤回征西大軍,轉而出兵遼東,這事擋不住,咱們只能設法保住英國公,不讓他帶兵就是。」

無論世家派官員,還是擁武派官員,都覺得遼東情況比西域更加重要。

許敬宗沉聲道:「不能主動讓步,就算這一步守不住,也要跟他們掰扯掰扯,消耗他們的精力。」

李義府一拍額頭,道:「許公說的是,是我糊塗了。」

袁公瑜道:「最後總是要商議出兵遼東,咱們提議誰代替李公?」

李義府道:「鄭仁泰如何?」

許敬宗搖頭道:「他能力不足,陛下對他也不信任。」

李義府又道:「契苾何力、任雅相、阿史那步真呢?」

許敬宗還未回答,丹鳳門上的鼓聲響起,崔義玄面色一白,道:「沒時間了。」

遠處韓璦高聲道:「崔大夫,朝會時辰已到,為何還不押班?」

崔義玄無奈,只好走到門洞口,高聲喊道:「時辰到,百官朝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