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唐第一黑臉神
李治愣了一下,腦海中很快湧出一段記憶。
永徽元年,他在程知節護送下,從翠微宮返回長安登基。
當時,世家派系的官員都認為新皇登基,朝廷格局將重新分配,於是相互間明爭暗鬥,都想趁著權力真空期,搜取一份利益。
在利益面前,人都會陷入瘋狂,再加上太宗皇帝去世,所有人都感覺少了一個鎖。
長安一片混亂,連長孫無忌都控制不住。
賀魯正是見到長安混亂,以為大唐要完,才叛唐自立,攻打庭州。
在危急關頭,是程知節站了出來。
他率領屯營飛騎軍,白天在城中巡視治安,遇到任何案件,鐵面無私,秉公執法,甚至殺了不少人,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不過他凶名在外,別人也不敢報復他。
晚上,程知節又率領飛騎軍,宿衛在左延明門,保護新皇安全。
如此持續三個月,長安城終於慢慢恢復穩定。
唐高宗為了嘉獎程知節,將他封為十二衛排名第一的左衛大將軍,又命他檢校屯營兵馬。
屯營便是後來的羽林衛,與千牛衛、金吾衛同屬禁軍,駐守在北門之外,又被稱為北門禁軍。
唐高宗這是相當於將兩衛人馬,都交給程知節統領,由此可見對他的信賴。
後來廢王立武時,唐高宗第一個找的也是程知節,本以為他肯定會支持自己。
程知節卻選擇了中立,這才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也正是因為北門禁軍中多是程知節的舊部,唐高宗才如此忌憚他,把他調出長安。
李治理清這些記憶後,也明白了劉仁軌的意思。
他並非為程知節求情,而是真的想解決長安城如今的問題。
然而還是那個問題,程知節到底是怎樣的心思,能夠信任嗎?
李治雖然對程知節有一些好感,但君子不立危牆,如今局面並未惡化到如此地步,沒必要去冒風險。
思來想去,最好的法子是啟用程知節,卻又能讓他不對自己造成威脅,有辦法做到嗎?
李治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名字,他朝劉仁軌三人道:「三位愛卿且先退下,
讓朕考慮一下。」
琴曲悠揚婉轉,蕭聲卻略顯粗糙,忽高忽低。
李治聽的很認真,表情嚴肅,似乎在感受樂曲中的神韻。
高安公主大受鼓舞,這是她學蕭以來,第一次和鄭貴妃一起合奏,正是想給李治一個驚喜。
她鼓著嘴巴,用力的吹著,聲音越來越刺耳。
一旁的鄭貴妃直皺眉頭,已經快彈不下去了,不停的朝高安公主打眼色,讓她壓壓聲音。
高安公主卻已經上頭了,她見阿耶一臉肅然的聽著自己的蕭曲,所以也拼盡全力的用力吹著。
好半響後,她總算將一曲吹完,一邊喘著氣,一邊朝李治笑道:「阿、阿耶,人家吹的好不好聽?」
李治依然保持著原來的表情,仿佛沒聽到她的話一樣。
高安公主撲到他懷裡,撒嬌道:「阿耶,人家跟你說話呢?」
李治回過神來,道:「你說什麼?」
高安公主這才明白李治一直在想自己的事情,剛才根本沒聽自己吹曲。
「人家辛辛苦苦的吹了一曲,阿耶你卻不好好聽,人家生氣了!」她鼓著嘴巴,抱著兩條胳膊。
李治笑了笑,道:「好了,朕給你賠個不是,別生氣了。」
高安公主本來就是裝的,頓時眉開眼笑,道:「耶耶在想什麼,這麼入神?」
鄭貴妃也好奇的看了過來,她早就瞧出李治今日心事重重,只是不好詢問。
李治道:「沒什麼,都是前朝的一些事。」
高安公主道:「您說出來,我和姨娘可以幫您出出主意嘛!」
李治笑道:「那好,朕來問你,你知道尉遲恭這個人嗎?」
高安公主眨了眨眼,轉頭向鄭貴妃求助,
鄭貴妃笑罵道:「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鄂國公都不知道,還想替你耶耶分憂呢?」
高安公主嘻嘻一笑,道:「那肯定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耶耶在為他煩惱嗎?」
李治將她抱在懷裡,凝望著虛空,道:「準確來說,朕是因為程知節的事煩惱,不過要解決程知節的事,就必須先解決尉遲恭的事。」
高安公主呆愣了一下,感覺自家耶耶說的每個字她都聽得懂,可組合在一起,就聽不懂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