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9章 賑濟流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莫哥帶著妻子和兒子,行走在田陌之間。

他的雙眼赤紅,像狼一樣,緊緊望著路邊稻穀和粟谷。

穀子雖沒有熟,但他已經餓的前胸貼後背,恨不得立刻挖開來吃。

他沒有付諸行動,是因為流民中人都在說,朝廷在富平縣設了粥棚,賑濟流民。

眼見富平縣已到,李莫哥決定再忍忍,倘若吃不到朝廷的賑濟糧,那就什麼也顧不得了。

他本來就是契丹裔唐人,骨子裡依然流著草原狼族的血統,只要把他逼急了,沒什麼他不敢幹的。

「爹,我餓。」李莫哥的兒子李慕唐道。

李莫哥瞪了他一眼,道:「再忍忍。」

這孩子有一半契丹血統,一半唐人血統。

自從契丹歸唐後,便有不少契丹人心慕大唐,希望成為一名光榮的大唐子民。

李莫哥便是其中之一,他費了好大勁,娶了一個唐女為妻,又給自己取了唐名。

然而契丹內部,反唐的人終究占了多數。

李莫哥懷疑契丹要反,為了不被連累,便賣了所有牲口,舉家遷到滄州過活。

李莫哥搬家前就打聽清楚了,滄州是新城公主的封地,只需向公主府交稅。

新城公主又是個仁慈的公主,對封地百姓極好。

李莫哥借了不少子母錢(高利貸),走了很多路子,終於成為新城公主封地的戶民。

誰知好景不長,日子還沒安穩下來,滄州刺史府忽然下公文,向新城公主封地的戶民收一筆人頭稅。

說是高句麗要打新羅,大唐為救援新羅,需要立刻集結一支軍隊,所以需要一批軍餉。

人頭稅高的驚人。

李莫哥被強行徵稅,導致無力還錢,宅子被人家收走了,只能成為流民。

很多流民們都在說,河北的日子雖不好過,關中卻極為富饒。

只要到了天子腳下,也許還有一條活路。

這是李莫哥心中最後一絲希望。

便是這絲希望,壓制著他心中的憤怒和怨恨,讓他走到了這裡。

便在這時,前方隱約能看見一座城池,城池與一條河流相連,河流之上,

鱸千里。

好一座富饒的縣城,不愧是天子腳下。

流民們都開始奔跑起來,有人在喊:「真的在施粥。」

李莫哥抱住几子,扛著妻子,也大步奔了過去。

城門之外,擺了八個粥棚,周圍有軍士看守,流民們只好排隊領州。

有想插隊之人,立刻被軍士亂棍打走。

李莫哥排著隊伍,總算和妻兒各領了一碗粥。

粥中粟米不少,一碗下去,雖談不上飽,總算有了些力氣。

李莫哥帶著妻兒,在粥棚附近找了個位置坐下,便朝周圍流民打聽情況。

正與一名奚族裔唐人交流時,遠處忽然有人大喊:「快瞧,有運糧船過來了,肯定是朝廷賑濟咱們的糧食。」

李莫哥探頭看去,果然有一艘大船沿著河流駛了過來,船上隱約能看到軍士他精神一振,有這麼一大艘糧船過來,便說明皇帝不會不管他們,心中雯時間便踏實了。

他回到妻兒身邊,安慰了他們幾句,幾夜沒睡個安穩覺,便枕在包袱上睡著了。

剛睡沒一會,忽然聽到人群傳來一陣喧譁。

李莫哥坐起身子,朝妻子程氏問道:「怎麼了,都在吵什麼?」

程氏抱著孩子,一臉怨恨的道:「那位公主來了,正在裝模作樣,慰問大家呢。」

李莫哥抬頭一看,果然瞧見不遠處,多了一輛華貴的馬車。

馬車不遠處,一名穿著華貴羅裙的年輕女子,正在給流民們分發食物。

流民們雖領了食物,對她卻並沒有好態度。

李莫哥嘆道:「此事也不能全怪她,要怪就怪那位駙馬。」

程氏哼道:「駙馬還不是聽公主的。」

富平縣城牆之上,李治默默望著下方的流民。

新城公主在流民中派發食物,卻得不到流民們感激。

剎那間,他心中明白了什麼。

「伏勝,你還記不記得,當初是誰提議徵收河北五州稅款,當做軍需之用?」

王伏勝想了想,道:「臣沒記錯的話,好像是長孫無忌提議。」

李治點點頭,這和他腦中記憶吻合。

王伏勝又道:「陛下,長孫無忌似乎也在暗中調查長孫詮的事。」

李治點點頭,沉聲道:「立刻準備車駕,返回長安,朕要去一趟趙國公府,

見見長孫無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