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9章 賑濟流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09章 賑濟流民

三月的風,暖洋洋的,空氣中帶著一股清新的味道。

日過中天,繁複的先農禮終於結束。

李治坐著御朝皇宮返回。

回到甘露殿後,沐浴更衣,在後宮慢跑了兩刻鐘後,便躺在水閣中午休。

睡了半個時辰後,李治沿著金水河慢慢走著,正行之間,內侍來報,狄仁傑求見。

李治見遠處有個亭子,便走過去坐下,傳旨狄仁傑來後宮覲見,又命人擺上圍棋。

未幾,狄仁傑來到亭子,敘禮畢,正要向李治匯報時,李治笑道:「先不急,咱們弈一局再說。」

狄仁傑應道:「是。」

狄仁傑平日很少下棋,棋力比李治略遜一籌,正是李治一直尋求的對手。

兩人嘶殺了一局,狄仁傑竭盡全力,最終收子時,李治贏了兩路。

如此酣暢淋漓的一局棋,讓李治心情愉悅,朝狄仁傑笑道:「狄卿有什麼事,現在可以說了。」

狄仁傑遂將長孫羊招供的事說了。

「陛下,長孫詮已經離開長安,臣想請旨抓捕。」

李治沉默了一會,道:「先盯著他,等他取出那筆稅款,再人贓並獲吧。」

狄仁傑領命去了。

李治回到甘露殿,翻開桌上的奏章,其中有一份引起他注意。

河北過來的流民,已臨近潼關,距離長安城不遠。

中書省宰相們商議之後,提議在潼關設置賑災點。

然而高有道卻不同意宰相們的意見,在奏章打了叉,還附上了自己的意見。

他認為潼關關口人流太大,若是設置賑災點,很容易堵住潼關道和函道。

高有道提議放這些流民過關,在長安北面的富平縣、淳化縣、白水縣安置賑災點。

再命雍州府,將這些流民重新計冊入籍,安置在長安周邊縣城之中。

李治沉吟片刻後,同意了高有道前面的措施。

只不過後面最後一點,被他略做修改。

他決定將這些流民安置在安西都護府,讓他們在那邊繁衍生息。

只有此處的唐人多了,大唐才能真正站穩安西這片區域。

處理完剩下的奏章後,李治來到左偏殿,只見高有道幾人正在忙碌。

李治揮了揮手,說道:「幾位愛卿先放下手中之事,朕有話要問你們。」

眾人齊齊起身,拱手道:「陛下請吩咐。」

李治道:「朕最近都沒看到三門峽的奏章,所以向你們問一下。』

元萬頃搶著道:「回陛下,三門峽非常順利,已裂破一塊大礁石,另一塊礁石,應該也快裂破。」

李治道:「既然已破開一礁,三門峽運糧數量,是否增加了。」

郭正一道:「回陛下,臣已算過,原本每月只能運糧三千石,如今已能超過七千石。等破開另一塊礁石,每月當可運糧萬石以上。」

李治點點頭,道:「傳旨中書,將洛陽運送過來的糧食中,調一千石糧食,

賑濟流民。」

流民只有三五千,這一千石糧食,足夠他們吃上十天半月。

這段時間內,便可將他們安排為後勤人員,運糧去安西,同時也可在安西入籍落戶。

李治忙完之後,天色已晚,朱雀門方向傳來暮鼓聲。

李治出了甘露殿,來到立政殿,只見內廳之中,武媚娘、楊夫人、武順三人都在織女紅。

武媚娘原本正在和母親、姊姊說閒話,卻依然第一時間發現了李治。

「母親,姊姊,陛下來了。」她低聲提醒一句,起身見禮。

李治抬手道:「不必多禮。」走到榻上坐下,端起茶杯喝茶。

楊夫人很早就瞧出,李治對她這個丈夫娘,似乎不太滿意,每次見面,都沒什麼話說,於是拉著女兒告退離開了。

待兩人離去後,李治開口道:「媚娘,朕過兩日要出宮一趟。」

武媚娘訝道:「陛下要去哪?」

李治放下茶杯,道:「朕打算去富平縣,瞧瞧流民的情況。」

武媚娘微笑道:「陛下去便是,宮中自有妾身。」

李治看了她一眼,道:「媚娘,朕今晚想留下來。」

武媚娘愣了一下,面色微紅。

李治摸了摸她肚子,笑道:「朕只是陪陪你和孩子,不會做什麼,更不會違反規制。」

武媚娘微微一笑,道:「妾身領旨。」

長安城北,富平縣東郊。

一群流民正在朝著富平縣前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