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9章 武后的謀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49章 武后的謀劃

立政殿內,楊夫人正在給武媚娘做胎教,

武順見母親在此,只好先陪坐一旁,安靜的等待著。

待楊夫人胎教結束,離開屋子去做晚課時,她急忙朝武媚娘詢問。

「妹子,你可聽說大食國的事?」

武媚娘脫了鞋子,側躺在榻上,單手支頤,慵懶的道:「聽說了,你匆匆忙忙進宮,不會是為問這個吧?」

武順道:「我不是擔心又打仗嗎?聽說那大食國很強大,連吐蕃都臣服他們,要是打輸怎麼辦?」

武媚娘道:「你啊,平日與那些婦人說說閒話便可,國家大事,你就別操心了,徒惹煩惱。「

武順陪笑道:「我不問別的,妹子,你就給我個準話,咱們會不會跟大食國打起來?」

武媚娘沉默了一會,道:「陛下已挑選幾名官員,與大食國使節談判,若是談的攏,自然沒事。」

話鋒一轉,冷冷道:「若他們不識趣,我大唐將土,可沒怕過任何敵人。」

武順嘀咕道:「何必又打仗呢?打贏了也沒什麼好處,打輸了可就沒安生日子可過了。」

武媚娘掃了她一眼,道:「婦人之見!國家現在的安生日子,就是前線將士們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武順心道:「你還不是婦人。」見武媚娘臉色陰沉,也不敢再多說什麼了。

臨近酉時,她顧念家中孩子,告辭離開了。

武媚娘朝江尚宮問道:「陛下還在禁苑嗎?」

江尚宮道:「是的,剛剛奴婢派的人就回報過,說還在跑馬呢。」

夏日時節,晝長夜短。

暮鼓聲已響遍八百下,坊門關閉,金吾衛上街,天空卻依然明亮。

李治最近經常在禁苑鍛鍊騎射,不僅騎術大進,箭術也頗有長進,能射中五十步之外的標靶。

在他不斷努力下,一年不到,他這副身軀,已有顯著強化,腹部能隱約看到幾塊肌肉。

平時酉時左右,他便離開禁苑,返回後宮。

最近這幾日,因白晝增長,他總要在禁苑待到戌時左右。

幾位嬪妃們,都不斷的派宮人來禁苑打探情況。

她們不確定李治去哪座宮殿用膳,也不敢吃的太早。

李治穿過玄武門後,想到王及善前幾日跟他提到的一件事,便朝著立政殿去了。

殿門之外,武媚娘帶著宮人、內侍們正在迎駕。

李治拉著武媚娘的手,道:「媚娘,你肚子都五個多月了,以後不用再出來迎接朕。」

武媚娘笑道:「妾身又不是第一次懷胎,走兩步罷了,陛下可莫要把妾身寵壞了。」

兩人來到殿內,桌子上擺著飯菜,因為隔一會就熱一次,飯菜依然冒著熱氣。

兩人落座後,武媚娘命人把李弘喊了過來,又讓保傅將李賢放在一個加高靠椅上。

一家人開始吃飯。

飯後,李治剔牙時,問了李弘幾句學業上的事,發覺他學問精進,竟開始讀論語了。

與李勇三人相比,李弘幾乎完全不必自己多操心,確實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

不一會,李弘和李賢都吃(餵)完飯,離開大殿。

李治這才說道:「媚娘,那些吐蕃細作的事,王及善已跟我說了,辛苦你了。」

武媚娘微笑道:「這都是張多海這廝自作主張所為,妾身最近顧著胎兒,哪有心思管這些?」

李治側頭看了張多海一眼,點頭道:「做的不錯。」

張多海心中大喜,屈腰叉手道:「陛下千萬別這麼說,這是臣分內之事!」聲音微微顫抖。

自去年十一月起,這是皇帝第一次誇獎他,他心中一直懸著的那顆心,終於可以放下。

武媚娘忽然道:「陛下,您是否準備派人與那幫大食人談判了?」

李治點點頭,道:「不錯,談一下,了解雙方訴求,總是好的,希望能談的攏吧。」

該說不說,蝴蝶效應這種事,還真的存在。

因他阻止了吐蕃吞併吐谷渾,導致吐蕃向大食國臣服。

李治琢磨著,吐蕃人是怕自己收拾完賀魯後,出兵攻打他們,才伏低做小,引誘大食國跟唐朝開戰。

還有西突厥,西遷的五咄陸部,竟也投靠了大食國。

原本大食國在這個時間段,並未把目光放在東方。

結果因為這倆貨的臣服,生生把大食使節團引來了。

按照正史,大唐與大食國的第一次衝突,是在約一百年之後的恆羅斯。

結果竟提前發生了。

大食國這次是有備而來。

他們如今的界域,已抵達了原來的波斯國邊境,而大唐的邊境,也擴張到碎葉城。

兩國正中間,有十三個西域國家,其中有九個,是大唐屬國。

大食國在吐蕃人和突厥人幫助下,對東方情況有了一定了解,想從這十三國中,分一部分過去,當做兩國緩衝地帶。

大食國胃口很大,一口氣想要七個國家的宗主權。

李治自然不會同意,故而根本不見大食人,只準備派幾個官員,跟他們談一談。

談的攏就談,談不攏也無所謂。

兩國距離太遠,以目前的軍隊作戰能力,都威脅不到對方。

李治之所以還願意跟他們談,主要是為了發展商路,以免剛剛恢復的絲綢之路,又重新關閉。

商業是雙向的。

他相信大食人也需要大唐的貨物,不存在誰求誰,該強硬就得強硬,不必跟他們客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