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8章 十一月,朔望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88章 十一月,朔望朝

晨鼓聲已響,天空卻還是暗的。

十一月的長安,清晨總是要來的晚一些。

朱雀門外已經聚集滿了朝參的官員。

今天是十一月的第一個朔望朝。

最近因薛仁貴在漠北的一場大捷,朝野上下都將目光放在戰事之上,皇帝也頻頻召集武將們在神龍殿商議軍務。

文官們雖沒有說什麼,對這種情況都有些擔憂,擔心皇帝在武將的下,

繼續對吐蕃用兵。

大唐雖然強大,卻也禁不起年年征戰。

只可惜有李和薛仁貴在,一個三朝元老,一個當朝新貴,武將們如今是壓著文官一頭的。

宰相之中,沒有人的威望比得上李,也沒有比薛仁貴更受寵。

況且,真正憂心這些事的只有清流,清流的支柱劉仁軌三個月前,被皇帝派到河北巡視。

上官儀又忽然改了性子,只顧干自己的活,不怎麼參加清流聚會。

如今清流在朝中的話語權,有所降低。

裴炎看了一眼遠處聚在一起呵呵大笑的武將,朝徐孝德道:「徐公,劉公還沒有回長安嗎?」

徐孝德正朝著橫街張望,道:「奇怪,聽說他昨夜已經回來了,怎麼沒有來上朝。」

薛元超喊道:「快瞧,好像來了!』

眾人順著他目光看過去,果然瞧見一輛馬車駛了過來。

黑咕隆咚看不太清,直到近了一些,眾人才認出來,果然是劉仁軌的馬車。

當劉仁軌走下馬車時,眾人都擁了上去,紛紛詢問河北情況。

劉仁軌一一回答著,經過這一年多的休養生息,河北百姓確實緩過來一些。

徐孝德見劉仁軌面有憂色,道:「劉公,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劉仁軌沉默了一會,道:「待會我向陛下匯報時,你們自然就知道了。」

有人道:「您先和我們說一說,讓我們有個琢磨的功夫,待會我們也能幫您說幾句話啊!」

劉仁軌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徐孝德最清楚他脾氣,見眾人還要再問,趕忙道:「劉公既然不說,肯定有為難之處。」

薛元超道:「不錯,待會劉公說的有理,咱們可以支持,若劉公說的與大家想法不同,難道也要學世家派系一樣,厚著臉皮支持不成?」

眾人聽他如此說,也都不聲了。

薛元超忽然道:「劉公,有件事得提醒您一下,最近朝中有很多關於您的閒話,都是擁武派那邊傳過來的。」

劉仁軌抬了抬眉毛,道:「什麼閒話?」

薛元超道:「您在河北時,不是向朝廷舉薦了一個司馬嗎?」

劉仁軌道:「不錯,老夫舉薦定州司馬陳述為雍州司馬。」

薛元超道:「聽說陳述曾擔任過您的上官,並且百般刁難過您,後來您拜相之後,他曾特意趕到長安,向您請罪。」

劉仁軌點了點頭。

薛元超道:「他們卻說,您不計前嫌,不僅沒有報復陳述,反而舉薦他,這是矯枉過正,沽名釣譽。」

能傳開的流言,往往都容易讓人相信,劉仁軌在此事確實耿直的過了頭,不得不讓人懷疑他的心思。

薛元超也是心中疑惑,故而將此事拿出來說。

劉仁軌沒有聲,也沒有解釋。

上官儀緩緩道:「我相信劉公此薦,是因那陳述確有才能,與別的無關。劉公曾得罪過李義府,他們自然要攻擊劉公。」

薛元超笑了笑,不做聲了。

總體來說,因為劉仁軌沉悶的性格,清流派內部並未形成一股團結的力量。

擁武派則不同了。

誰當宰相大家就擁戴誰,任何事情都提前商議好,到時群起附和,相互掩護。

如今的頭羊是李敬玄,他資歷其實差了一些。

好在大家都不計較他的年紀,許敬宗、崔義玄等老資歷,都不跟他唱反調,

李義府更是全力支持。

朱雀門以西,擁武派官員們,此刻都圍在李敬玄旁邊,聽他提起待會朝會上的議題。

李敬玄清了清嗓子,道:「上次李侍郎便提出過修改氏族志,只可惜因來濟、韓璦阻止,無法成事。如今這二人都貶到外州,正是重修氏族志的良機,諸位以為如何?」

許敬宗道:「不知李相準備以何為根據,劃分新氏族?」

李敬玄道:「就根據李侍郎的建議,以官職為基準。除四后姓、公、介公外,以三公、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僕射為第一等,文武三品及知政事三品為第二等,以品定級,各位意下如何?」

擁武派官員多是品級高,而出身低,此種分法,對大多數人都是有利的,紛紛表示同意。

只有崔義玄沒有聲。

李義府笑道:「崔公,您身為三品御史大夫,當可列入二等,並不吃虧,將來拜相,還能升為一等。」

崔義玄淡淡道:「乍一看老夫確實沒有吃虧,然而如此分法,二等和一等都會多了很多,將來的二等,還比得上現在的二等嗎?」

崔義玄因偏房出身,原本在清河崔氏並不受重視,後來憑著廢王立武,升為御史大夫。

皇帝解決關隴集團後,清河崔氏為求自保,推舉崔義玄為族長。

雖還只是個掛名的,但崔義玄也確實開始為崔氏考慮。

李敬玄道:「崔大夫若是有別的意見,儘管可以說出來。」

崔義玄沉默了一會,拱手道:「老夫沒有意見,只不過,老夫忽然想起來有些事,需要和盧尚書商議一下,少陪!」

轉身朝遠處的盧承慶走了過去。

利則合,不利則分。

這正是擁武派官員秉持的理念,原本並不值得奇怪。

然而崔義玄此時離開,從側面反應出來,因皇帝冷落,擁武派官員們已都有了跳槽的小心思。

李敬玄面沉如水,道:「還有誰不同意,也可先說出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