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8章 冊立儲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198章 冊立儲君

一月初五,新年的第一個朝會,李治宣布了兩件大事。

第一,立皇五子李弘為皇太子。

李弘身為皇后的嫡長子,又因從小聰慧好學,孝順仁德,早就被群臣當做了太子。

原本可能反對此事的長孫無忌、韓璦等人,也都相繼離開了朝堂。

所以李治提出立他為太子,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朝堂之上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不過冊立太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太子是儲君,未來的皇帝,坐鎮東宮,

也有自己的一套官員小班子。

李治在冊封李弘為太子後,李上奏,新設太子賓客一職,掌調護侍從規諫李這是為了替李治將來巡狩天下做準備,好讓更多人能夠輔佐太子,李治也就不必擔心了。

李治從其言,以李為太子太師,以于志寧為太子太傅,以劉仁軌、盧承慶、閻立本、李義府四人為太子賓客。

上官儀兼任太子詹事。

另外又從各州縣官員中,考評前三等之中,抽取優秀人才,擔任太子屬官。

從三省六部之中,挑選能幹之臣,入東宮為太子庶子、太子舍人、太子洗馬。

詹事府統家令等三寺,從九卿中補充。左右率等十府,俱從十二衛中列補武將充任。

一番填補之後,東宮有如一個小小朝廷,可以單獨處理一小部分的朝政了。

這次的朝堂官員變動,可以完全代表皇帝的心思了。

擔任太子賓客的四人,正是最得皇帝重用的幾人,唯一令人意外的是,李義府竟然也在其中。

這次的朝堂考評也出來了,李治不再管擁武派、世家派還是清流,能者上位,無能者貶官。

清流、世家派系中都有人被貶,也有不少人被提了上來,派系之分,漸漸被打亂。

當初因長孫無忌、以及對抗長孫無忌而形成的朝堂派系,不知不覺已經變得模糊。

最受影響的是擁武派,他們這兩年一心琢磨著鑽營取巧,提高官位,以公謀私,很多行為都過了紅線。

以前李治為了維持朝堂穩定,故而沒有理會他們。

如今見他們依然不知收斂,也就不再手軟,該降職的降職,該革職拿問的拿問。

原本他這一番動手,可能會讓朝堂以為他對皇后不滿,所以才對擁武派官員動手。

如今因李弘被立為太子,影響剛好對沖了,皇后的地位依然穩如泰山,朝堂的風波也降到了最低。

唯一受損的就是那些擁武派官員了。

李敬玄、許敬宗、崔義玄等人還好,都把分內之事做的很好,並未受到波及。

李義府更不提,喜得太子賓客一職,前途無量,只怕很快又能拜相。

袁公瑜、王德儉、侯善業等人,卻全都被貶了職,外放的外放,降品的降品袁公瑜最慘,他擔任大理寺中丞時,得罪了不少人,而且當年還在朝堂之上彈劾過裴行儉。

裴行儉並未忘記此事,雖然此事幕後是武皇后主使,但裴行儉已經與武皇后緩和了關係。

如今武皇后與袁公瑜也幾乎斷了聯繫,裴行儉也就不客氣了,上奏彈劾袁公瑜。

李治對裴行儉的奏章自然要重視幾分,為了讓他在安西好好辦差,下旨將袁公瑜貶出長安,擔任一個小縣的縣丞。

袁公瑜無可奈何,只好來到李義府的府邸,向李義府求情。

李義府倒並沒有將他拒之門外,命人將袁公瑜請入書房。

「李兄,袁某實在走投無路,只能來求你,還請你看在當初我提醒你的份上,幫我一把。」

當初李義府得罪了長孫無忌,險些被長孫無忌貶出長安。

幸得袁公瑜提醒了他,李義府才連夜向皇帝效忠,被李治留在了長安。

李義府給他斟了杯茶,感嘆道:「袁兄,不是李某不幫你,如今朝局動盪,

人人自危,李某保住自身,尚且吃力,實在保不住你。」

這明顯是推脫之言。

縱然別人自身難保,李義府新任太子賓客,絕不在其中。

袁公瑜咬了咬牙,道:「李兄,我知道你在記恨那天朝會上,你請求更改氏族志時,我沒有開口幫你說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