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話事人是公主?
五月中旬,陰雨綿綿。
清晨時分,李治負手站在大帳門口,只見浙浙瀝瀝的雨點落在地上,在帳外行成一個個小水窪。
這裡已是鄯州地界,也是李治出巡的最後一個地方。
等武媚娘回來之後,他便打算返回長安了。
這兩個月的出巡,不僅考察了田制改革的效果,也讓他看到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東西。
假如他只是一名普通的鄯州百姓,別說發家致富了,就算他想去一趟長安城,也極為困難。
唐朝出行制度極為嚴格,要想出遠門,需要找一個極好的理由,向里正申請公驗。
里正再向縣衙申請,層層上報,光走流程就要等上好幾個月。
如果理由不充分,還會被駁回,又得重新申請。
有的人申請了一兩年,依然無法離開所在州縣。
就算申請成功,也會規定好出行時間,兩個月或三個月之內,必須返回,否則就會因公驗延期,被官府扣押。
正因如此,這個時期做商人也非常不容易,沒點關係,光是公驗這一關,就能把人卡死。
這是從隋朝繼承而來的制度,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也非常殘酷。
在隋唐以前,天下混亂了數百年,那個時期,別說安穩種田了,活下來便是一種奢求。
所以隋唐之後,為了地方穩定,防止有人聚眾造反,才制定了嚴格的出行制度。
對經歷過戰火的百姓們來說,能安安穩穩就已經很滿足了,這種對李治來說室息的出行制度,
他們也能安然接受。
至少武媚娘一路探訪下來,百姓們似乎對現在的生活,都很滿意。
李治感慨之餘,也明白一個道理,人的幸福感,是需要一個參照物的。
這個時期的百姓,因體驗過戰爭的殘酷,以此為參照,只要安寧的生活,就會感到滿意。
反之,若一個人的參照標準太高,縱然衣食無憂,出行自由,也會感到諸多不滿。
正當他思考人生時,不遠處,武媚娘在一群人簇擁下走了過來,張多海在一旁幫她撐著傘。
地面儘是淤泥水漬,武媚娘的裙擺儘是泥土,衣服上也有很多雨漬。
「媚娘,辛苦你了。」李治伸手拉住她的手。
武媚娘任由李治拉著自己進入帳內,笑道:「陛下,妾身這些日子尋訪下來,倒覺得挺新鮮的,一點都不覺得累。」
李治拉著她到帳內坐下,朝她問:「今日可有收穫?」
武媚娘脫下披風,遞給張多海,笑道:「一半一半吧。」
李治奇道:「此話怎講?」
武媚娘道:「根據妾身打探到的情況,鄯州土地兼併的情況不少,尤其是鄯州最西邊,大部分田地,都被某個世族給買下了。」
「哦,是哪個世族?」
武媚娘微笑道:「是陛下很熟悉的一個姓氏。」
李治捏了捏她的手,道:「別賣關子,說!」
武媚娘道:「長孫家。」
李治心中一凜。
長孫無忌雖被削職為民,國公府也收回了,卻並未抄家,依然有不少產業。
如今長孫無忌被罰守昭陵,長孫沖被貶到地方,也不知他們家族的產業,由誰打理。
「媚娘,長孫氏可配合田制改革?還是說,也和柳氏一樣搞小動作?」
武媚娘道:「所以妾身才說一半一半,他們之前確實在兼併田地,但陛下推行田制改革的最初幾天,長孫一族,就將田產全部還給鄯州百姓了。」
李治愣道:「歸還?」
「是的。」
李治點了點頭,道:「他們竟如此配合,如今長孫氏由誰當家,長孫沖嗎?」
武媚娘道:「長孫無忌去昭陵之前,召集長孫一族開了次族會,將族長之位,傳給了長孫詮。」
「那就難怪了。」李治先是點頭,隨意一愣,道:「等會,長孫詮不是在河北嗎?怎麼動作這麼快?」
武媚娘凝望著他,道:「陛下,長孫詮已經將族務,都交託給他的妻子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