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3章 話事人是公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不就是新城嗎?」李治訝道。

武媚娘笑道:「正是新城,便是她做主,將長孫氏各地的田產,全部還給百姓的。」

「長孫氏族人肯聽她的?」

「陛下,長孫一族的人可不傻,雖然眼下吃點虧,但從長遠來看,他們可是划算的很。」武媚娘似笑非笑的道。

李治稍一細想,便即明白了。

自長孫無忌被貶之後,長孫一族的地位不斷下跌。

站得越高,摔得越疼。

長孫無忌以前位高權重,不知得罪了多少人,而且得罪的都是些大人物,其中包括不少宗室親王。

如今長孫無忌垮台,長孫一族那些強大的對頭,難道會放過他們?

這就跟當初杜氏垮台一樣,因得罪的人太多,導致短短數月時間,杜氏便被除名世族長孫無忌的那些對頭都位高權重,就連李治眼前的武媚娘,也是其中之一。

他們甚至不需要親自出馬,只需一句話、或者一個態度,自有人幫他們報復長孫一族。

長孫詮眼下也不過是個小縣尉,自身難保,更保護不了族人。

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新城公主。

所以他將族務交給新城公主,是一步絕妙的棋。

新城公主身為皇帝最喜歡的妹妹,由她管理長孫一族事務,那些想報復長孫一族的人,就得掂量掂量。

可以說,正是因為新城公主的存在,再加上辛茂將等官員暗中保護,長孫一族才沒有步杜氏後塵。

之前新城公主只是受丈夫所託,名義上負責管理族務,並未直接管理。

如今因田制改革,她親自出面,這也對外宣告,長孫一族的事務,確由她管理,別人也只能打消幻想了。

李治不知道長孫詮這個決定,是否是長孫無忌指點。

對他來說,田制改革是否順利,才是最重要的。

長孫一族既然肯聽從新城公主的安排,他也懶得去多想他們的動機。

「罷了,既然他們肯讓新城主事,也沒什麼不好。」李治擺了擺手。

武媚娘也不糾纏此事,輕輕道:「陛下,是不是該返回長安了?」

李治正要回話,門外忽然來了一名內侍,與王伏勝附耳說了幾句話。

「伏勝,怎麼了?」李治抬頭問。

王伏勝快步過來,道:「陛下,靈州蝗災的事查清楚了,是永徽二年的事,當時不止靈州蝗災,關內道共有五州,都鬧了蝗災。」

李治道:「其他四州情況如何?」

王伏勝道:「在朝廷賑濟下,都挺過了蝗災。」

武媚娘訝道:「既是如此,為何靈州的賑濟糧不夠?」眸光一閃,道:「難道有人貪污了?」

王伏勝道:「回殿下,當時負責賑災的是靈州司戶參軍事,名叫李文琮,後來進入戶部,擔任倉部郎中。後來陛下整飾戶部時,此人被問罪革職,流放嶺表。」

李治腦海中隱隱浮現出一張面孔,記得他當初詢問長安倉情況時,召見過此人問對。

「如此來看,是此人貪污了?」

王伏勝低聲道:「應該是的。」

武媚娘道:「陛下,柳氏中人很可能是知道此事,才去購置靈州田產。」

李治點了點頭,道:「伏勝,派人去大理寺,給狄仁傑傳旨,讓他把此事調查清楚。」

王伏勝應諾一聲,轉身正要出帳,剛到門口,王及善與他擦肩而過,進入帳內。

「陛下,蘇毗傳來最新消息。」

李治道:「情況如何?」

王及善道:「祿東贊跑了,不過娘波部和達波部發現了吐蕃軍隊,正準備與他們交戰!」

李治道:「很好,把消息傳給薛仁貴和蘇定方,再傳朕旨意,允許他們自行決定進攻吐蕃的時機。另外,以後有任何消息,先向他們匯報,再傳消息回長安。」

王及善提醒道:「陛下,還有六詔和天竺。」

李治道:「六詔那邊,讓薛仁貴統一調度便可。天竺那邊,派人給王玄策傳話,只告訴他大唐即將攻打吐蕃,讓他見機行事就行了。」

王及善道:「臣領旨。」

李治走到大帳門口,望著外面還在不停下著的小雨,悠悠道:「媚娘,咱們可以回長安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