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大唐做個東道
立政殿內,武皇后正和李顯、李賢一起用膳,李旦和太平公主也由保傅抱在懷裡,侍立一旁。
突然間,內侍來報,說皇帝朝立政殿而來。
武媚娘正要帶人出去接駕,李治已經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
李治見武媚娘想給他添飯,一抬手,道:「媚娘,朕剛剛在承慶殿用過了,
你們吃吧。」
走到一旁,向李賢、李顯問了幾句功課,又用手指逗弄著太平公主和李旦。
膳後,洗浴畢,李治靠在榻床上,將武媚娘擁在懷裡,一邊玩著她的頭髮,
一邊問:「媚娘,長壽村的事,善後處理的怎麼樣了?」
武媚娘翻了個身,仰首望著他,道:「妾身已派得力之人去了壽縣,重建村落,幫助村民們恢復家園。」
李治道:「狄仁傑上奏,說壽州司馬抄淮南王府時,查抄了數千萬錢,重建長壽村的事,就從這筆錢裡面出吧。」
武媚娘輕輕道:「這些錢只怕都是售賣黃蘄得來的。」
李治看了她一眼,道:「媚娘,這次的事,也算給你我敲了警鐘,你身為皇后,要做好帶頭作用,肅正天下婦人風氣。」
武媚娘忽然坐起身,道:「陛下請等一會。」掀開紗帳,下了羅床,一陣咚咚咚的聲音後,又回到床上。
「陛下,您瞧瞧這個?」她遞過一份公文。
李治拿起來一看,原來是一份表奏,上面規範天下婦人,在使用梳妝物品時,不得使用藥材。
李治沉吟了一會,道:「媚娘,你能朝這個方向考慮是好的,但婦人愛美之心,實乃天性,強行禁止,往往會起到反作用。」
武媚娘鳳眉閃動,若有所思道:「陛下的意思是,並不強行禁止,而是有意疏導。」
李治微微一笑,道:「正是如此,你是皇后,天下婦人都以效仿你為榮,只要你起到帶頭作用,自會形成風氣潮流,遠勝於明令禁止。」
武媚娘露出沉思之色,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著。
李治望著她俏麗的模樣,忽然心生感慨,禁止她使用那些駐顏藥粉之後,只怕她這副容顏,無法再長久保持了。
武媚娘似乎瞧出他的心思,微笑道:「陛下是不是在擔心,妾身很快會年老色衰,無法侍君?」
李治道:「人都是會衰老的,縱然你老了,也是朕的皇后,在朕眼中一樣美麗。」
武媚娘凝視著他,柔聲道:「九郎的心思,妾身明白,不過妾身還是想更好的侍奉九郎,所以妾身已經想到另外的法子了。」
李治好奇道:「什麼法子?」
武媚娘將頭靠在他肩膀上,笑道:「妾身向張鍾請教過了。」
李治心中恍然,張鍾能活這麼久,肯定有他的長生秘訣。
「他怎麼說的?」李治期待的問。
武媚娘道:「張鐘的長生之法,與孫神醫不同,並非他自己研究出來的,而是長壽村流傳的法子。」
孫思邈的長壽方法,李治也問過,非常複雜,用了多種方法,混合使用,並非某種特定方法。
比如注重飲食搭配、嚴格作息時間、學八段錦、五禽戲等健身活動,另外還有一些搓揉身體的小活動,再就是保持心態平和,心情舒暢。
總而言之,孫思邈的法子很難學習。
李治道:「長壽村流傳的法子是怎樣的?」
武媚娘面色微紅,道:「是一種吐納方法,而且還要配合一種奇怪的姿勢。
3
李治忙問什麼姿勢,武媚娘便取出一本小冊子,給他看了。
裡面有四張人體圖,姿勢果然奇怪,甚至有幾分羞恥。
其中一種甚至要倒轉身子,和後世的瑜伽有幾分類似。
李治奇道:「這法子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武媚娘道:「妾身聽張鍾提過,說最先發現長壽村的是一位六朝(南北朝)
時期的奇人隱士,當時住在長壽村,是為躲避戰禍,此秘方便是那位奇人傳下來的。」
李治點了點頭。
這法子雖古怪了點,卻比孫思邈的法子簡單多了。
武媚娘微笑道:「九郎,先讓妾身用這法子試一下,倘若無有問題,你再試試。」
李治點頭笑道,「也好。」
次日清晨,李治朦朧間,朝旁邊摟了一下,卻抱了個空,
睜開雙眼,抬頭一看,只見武媚娘坐在梳妝檯前,對著銅鏡梳妝,長長的秀髮披散在腦後。
李治揉了揉臉頰,坐起身,問道:「媚娘,什麼時辰了?」
武媚娘轉頭笑道:「剛過辰時,今日並非朝日,陛下可再睡一會。」
李治搖頭道:「不睡了,薛仁貴應該是昨夜到的長安,今日一大清早,就會來面聖了,朕要去見見他。」
武媚娘起身伺候李治穿衣,關切道:「陛下,是不是昆藏那邊,又出什麼情況了?」
李治伸開雙手,道:「昆藏已經慢慢穩定了,是天竺那邊出了情況,十一月末,大食人便已經攻入天竺了。」
武媚娘略一遲疑,道:「陛下,倘若大食人占據天竺後,對昆藏便形成包圍態勢,那可就不妙了。」
李治聽了後,微微一笑。
光從地圖來看,占據天竺後,大食人確實可以攻打昆藏。
然而只要去過兩地邊境,就會知道,昆藏地區對天竺的地形優勢,比對大唐還要大。
當初大唐為了打下吐番,可說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如今擁有這片占據高原的廣地區,同樣對天竺和大食形成優勢。
只要安撫好昆藏地區的羌族,不生內亂,便會是大唐西邊最堅固的堡壘。
不過話又說回來,能夠避免天竺被大食吞併,對大唐來說也是有利的。
大唐雖與大食簽訂契約,對方用兵天竺時,大唐不得出兵干擾。
但大食人在歸還康國時,暗地裡耍了不少花招,要不是裴行儉用計,現在都未必能幫康國復國。
李治自然不會對大食人客氣,雖不能明著違反契約,暗地裡下絆子,那是不能少的。
「媚娘,咱們畢竟跟大食有契約,總不能明著違反約定吧?」李治故意說道。
武媚娘打量著他表情,會心一笑,道:「陛下說的是,所以咱們不明著違約,背地裡可以偷偷幫助天竺。」
李治道:「怎麼幫?」
武媚娘沉吟了一會,道:「咱們可以在與小勃律國的邊境處,駐紮一支重兵,如此便能分散大食人兵力,讓他們無法全力攻打天竺!」
李治笑而不語。
武媚娘畢竟對西域的地圖不太了解,用這種方法,是不可能阻止大食對天竺的入侵的。
武媚娘道:「陛下,妾身說的不對嗎?」
李治緩緩道:「媚娘,你有空可以看一下西域地圖,大食人要攻打天竺,可不僅僅能從陸地進軍,還能走海路進攻!」
武媚娘詳細詢問,李治便命人傳來紙筆,簡略畫了張地圖,向她說明。
兩人閒談一陣後,一起用過早膳,李治離開了立政殿,朝甘露殿返回,準備面見薛仁貴。
薛仁貴果然一大清早就來面聖了,和他一起來的還有蘇毗藍雅。
李治在甘露殿接見二人後,命藍雅去拜見武媚娘,帶著薛仁貴來到神龍殿。
薛仁貴已有兩年多沒有回長安,曬黑了不少,臉上又增了幾分剛毅沉穩之色。
攻打吐番的這段經歷,顯然也讓他成長了不少。
李治先向薛仁貴問起昆藏情況。
薛仁貴答道:「幸虧陛下把王玄策派給了臣,否則臣還真有些手忙腳亂。」
李治笑道:「他能幫上忙嗎?」
薛仁貴肅然道:「若是論行軍打仗,臣自信不輸給王將軍,不過論起調解各族矛盾,臣拍馬也趕不上王將軍。」
王玄策不僅能打,還能說。
他身為一個外交官,很善於跟外族打交道,又很有語言天賦,兩個月內,就將羌族語言學了個大概。
他自從被調到昆藏地區後,就變成了救火隊長,每次薛仁貴跟別人談崩了,
都是他去安撫對方。
薛仁貴一開始還覺得他過於軟弱,後來接觸久了,才發現王玄策安撫對方時,並非一味退步,而是用道理和利害關係,說服對方,並未讓大唐利益受損。
王玄策應對外族的手段,靈活多變,當遇到得寸進的部落,也會展露強硬的一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