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貞觀十年
平康坊,清風樓。
「鄭老弟,我敬你一杯!」
「明府客氣了。」
二樓西邊的包房內,鄭鳴玉對姬思忠的熱情,頗有些不習慣。
姬思忠是周國夫人姬持的弟弟,當年劉仁軌整治吏部,姬思忠也受到牽連。
姬持入宮向武皇后求情,在武媚娘的建議下,姬思忠主動認罪,順利推進了吏部的整治。
雖然他當時被貶到外州,但鑑於他當初的功勞,李治終於將他調回,擔任萬年縣令。
姬思忠經歷這番磨難,也長進不少,再不敢仗著姊姊的身份,胡作非為。
他聽說自己手下的鄭縣尉是貴妃胞弟,便對鄭鳴玉極為熱情,下衙之後,拉著他一起喝酒,拓展人脈。
姬思忠笑道:「鄭老弟不必客氣,我姊姊前幾日,還去宮中見過貴妃娘子,
與令姊相談甚歡,你我也該多親近才是。」
鄭鳴玉勉強附和了兩句。
兩人正把酒暢談時,一名家僕進入屋中,朝姬思忠道:「阿郎,國夫人請您過府一趟。」
姬思忠皺眉道:「沒看到我正和鄭縣尉喝酒嗎?我喝完酒再去拜見阿姊。」
家僕道:「國夫人讓您立刻過去,似乎有緊急之事。」
姬思忠露出歉然之色,朝鄭鳴玉拱手道:「鄭老弟,實在對不住,改日我再請你喝吧。」
鄭鳴玉巴不得能夠免去應酬,忙道:「無妨,無妨,明府自去。」
姬思忠騎著快馬,很快來到周國夫人府。
來到門外,抬頭一看,只見姬持站在門口,旁邊還停著一輛馬車。
「怎地這麼慢?快隨我入宮。」她埋怨了一句,拉著弟弟上了馬車,命令車夫立刻出發。
姬思忠微微一愣,道:「阿姊,入宮做什麼?」
姬持警了他一眼,道:「皇后下旨,召我入宮。我順便帶你去拜見皇后總不會有壞處。」
姬思忠鄭重的點點頭,他知道自己能躲過一劫,重回長安,都是靠著這位皇后殿下。
馬車很快來到長樂門外,門口有立政殿的內侍等著,直接引著二人入宮。
來到立政殿,進入外殿,姬持行斂社禮,姬思忠則行叩拜禮。
武媚娘端坐上首,看了姬思忠一眼,詢問的目光投向姬持。
姬持微笑道:「殿下,這就是我那不成器的弟弟了,非說什麼您對他有恩,鬧著要拜見您。我只好冒昧帶他來了,還請殿下恕罪。」
武媚娘抬了抬手,道:「既是你弟弟,還與我客氣什麼,快讓他起來吧。」
姬持遂將弟弟拉了起來。
姬思忠趁著起身的功夫,悄悄瞄了武皇后一眼,看完後心中急跳了幾下,不敢再看。
武媚娘請兩人坐下,命人奉了茶。
姬思忠陪著說了兩句閒話,在姬持向他打眼色後,告退離開。
武媚娘這才言歸正傳,將話題引向鄧王李元裕。
「姬夫人,聽說您也曾做過鄧王的保傅,不知可有此事?」
姬持感嘆道:「殿下沒有說錯,其實說起來,妾身前半生命苦,幸虧後半生得遇幾位貴人,才能得享富貴。」
「哦,有哪幾位貴人?」
姬持道:「第一位貴人便是崔老太妃了,當時我受夫家牽連,沒罪入掖庭,幸得崔老太妃慈悲,讓我得脫困境,成為鄧王殿下的保傅!」
武媚娘訝道:「我怎麼聽說,是文德皇后救你出掖庭的?」
不僅是聽說,就連國史中的記載,也是姬持被文德皇后救出。
姬持微微低頭,道:「文德皇后也是妾身貴人,妾身跟著崔老太妃沒多久,鄧王就藩,崔老太妃也要跟隨。便將我舉薦給了文德皇后。」
武媚娘聽完後,目光閃動。
由此可見,確實是崔老太妃將姬持救出來的。
至於為何記為長孫皇后所為,顯然是編撰史書的官員,為討好太宗,故意將此事記在長孫皇后頭上,顯得她性子仁善。
武媚娘笑道:「如此說來,文德皇后也算是你的貴人了。」
姬持道:「您則是妾身第三個貴人。」
武媚娘輕笑著擺擺手,道:「那可當不起,依我看吶,真正幫你最大的人,
是崔老太妃。」
姬持道:「殿下說的極是。」
武媚娘緩緩道:「你既做過鄧王保傅,與他關係應該很親密吧。」
姬持輕輕一笑,道:「鄧王性子隨老太妃,對誰都好,從不擺架子,每次入京,也都會來看我。」
武媚娘眸光閃動:「聽說鄧王與盧照鄰關係不錯。」
姬持笑道:「他和我提過此事,當時盧照鄰在蜀地,受到一幫士子刁難,
鄧王正好路過,幫他解了圍,後來一番交談,發覺他極有才學,便將他請入王府。」
武媚娘仔細觀察著姬持表情,道:「後來兩人可發生什麼不快之事?」
姬持微微一愣,聽出皇后的問話不同尋常。
沉默了一會,道:「我並未聽鄧王提過此事,不過,前兩日,鄧王來拜訪我時,神色似乎有異。」
武媚娘追問:「怎麼有異?」
姬持見武皇后反應,便知她今日請自己入宮,就是為了鄧王。
她遲疑了片刻,道:「鄧王來找我時,心神不寧,好像在擔心著什麼。」
武媚娘道:「還有嗎?」
姬持皺眉道:「他當時還與我提到過盧照鄰,並且對他與公主的婚事,似乎有些—.」
「怎樣?」
姬持眉頭皺的更緊,道:「我也不好說,從他表情來看,應該是不希望兩人成婚。」
武媚娘喃喃道:「那就說得通了。」
姬持問道:「殿下,您在說什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