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6章 禁苑點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16章 禁苑點兵

二月時節,一縷春風從南方吹來,萬物復甦,草木發芽。

天空陽光明媚,萬里無雲,自永徽十二年以來,還是頭一次有這麼好的天氣。

禁苑東側,最近新建了一座衛署,出飲馬門,渭水南側,則是一大片營帳。

駐紮在此處的便是李治新建的羽林衛,又被稱為北衙禁軍。

北衙禁軍的前身,名為元從禁軍,當初跟李淵一起從太原起兵。

李淵建立大唐後,飲水思源,不忘這些老兄弟,將他們留在皇宮北面屯營,

命他們子承父業,永享尊榮。

故又被稱為父子兵。

然而這種承襲方式,導致元從禁軍的戰鬥力很快降低。

太宗時期,改革了元從禁軍,用征幕之法,擴充至三萬人,強化了這支軍隊的戰鬥力,置為左右屯營,名義上隸屬屯衛,其實單獨成軍,只聽命於皇帝。

後來李治繼位,長孫無忌將左右屯營徹底併入左右屯衛。

屯衛是南衙十二衛,需要受宰相節制,這相當於增強了宰相的權力,削弱了皇權。

如今李治重建北衙禁軍,便是對皇權的再次加強。

李治是去年契丹之戰後,下令組建北衙禁軍。

軍士們皆是從各折衝府抽調的精銳,直到今年初,才終於全部從各地奔赴長安述職。

這雖是一支新軍,但軍中全都是些多戰老兵,協調性還需要磨練,士兵個人的戰鬥力,卻極為強大。

這是李治第一次檢閱這支人馬。

此時五萬士卒,根據地域,分成二十個軍陣,站在渭水南邊的空地上。

李治騎著馬,在薛仁貴、蕭嗣業、王及善的陪同下,穿行在方陣之間,檢閱各個軍陣。

這二十個軍陣並非雜亂組成,而是由分屬十道的折衝府抽出。

雖都是精銳,其中亦有區別。

比如其中有八個軍陣,都是從關內道的折衝府中挑選而出,個個身材挺拔體魄雄壯。

能與他們相提並論的只有河北道的軍陣,雖只有三個,但氣勢驚人,身材雖不如關內道強健,身高卻要高上少許。

與這兩道相比,其他道精銳則要稍微遜色一些。

尤其是江南道、淮南道的兩個軍陣,身材倒也強健,只是身上缺少一股氣勢,在十道之中墊底。

這也沒辦法,他們呆的地方承平已久,並無外敵,沒什麼上戰場的機會,氣勢自然要差一些。

劍南道士兵身材雖矮小一些,士氣卻毫不遜色,一個個將眼睛瞪得和銅鈴一樣。

其中又以隸屬松州都督府的士兵,最為昂揚,個個雄起起氣昂昂的挺立,顯得非常自豪。

李治策馬緩行,忽然間,行到西北角一個軍陣時,發現這個軍陣的士卒皮膚黑,身材都極為矮小,比劍南道的土兵還要矮上一些。

李治頓感好奇,朝身後的薛仁貴問:「這是哪一道抽調來的軍士?」

薛仁貴道:「回陛下,這是嶺南道的軍土,多是從交州都督府調來。」

李治仔細打量,這些士兵身上確實有少數民族的特徵,雖其貌不揚,身上也自有一股威勢。

李治翻身下馬,從嶺南道軍士們身前經過,

眾軍士見皇帝近在眼前,一個個站的筆直,像鐵槍一樣。

望著他們緊張而興奮的表情,李治暗暗點頭。

從他們身上就能看出,嶺南道唐軍的戰力絕不會差,將來南方若是發生戰亂,他們可以派上用場。

按照正史,南詔要在唐玄宗時期,才吞併其他五詔,威脅到大唐。

但如今吐蕃被滅,李治也在暗中打壓南詔,並不能保證南方不會生亂。

屆時,就需要交州都督府的士兵鎮壓了。

李治朝站在靠前的一名將領問道:「你是原嶺南道折衝府的將領嗎?」

那將領約莫四十來歲,比其他將領都要高上一些,快步上前,單膝跪地。

「末將邱盛,本屬交州都督府游擊將軍,拜見陛下。」

李治道:「起來吧。你既是交州都督府的人,對大唐南邊的情況,應該非常清楚吧。」

邱盛道:「末將是貞觀十四年在邕州入伍,一直成守南方,對南方諸蠻的情況,還算了解。」

李治點點頭,問道:「依你之見,我大唐南部邊境,可還算安寧?」

邱盛略一遲疑道,小心翼翼的道:「陛下,您說的南部邊境,包含南部那些羈糜州嗎?」

蕭嗣業插嘴道:「陛下早已下了旨意,所有羈摩州都不再和正州區分,自然包含了。」

邱盛應了聲『是』,低著頭,露出遲疑之色。

薛仁貴見此,朝李治道:「陛下,這不能怪邱將軍,根據臣在邊境的見聞,

大多數邊境軍民,依然將正州與羈摩州區分。」

李治皺了皺眉,道:「是什麼原因呢?」

薛仁貴道:「那些羈摩州的民風,與咱們大唐正州的區別很大,邊境唐人依然存在歧視羈州的人,這種情況是多年形成,恐無法短時間內改變。」

李治道:「還有別的原因嗎?」

薛仁貴道:「有。羈摩州非常混亂,各地都督府雖在地區劃定律法,但那些羈摩州的子民,不習慣遵守律法,械鬥很嚴重。」

李治默然不語。

民族融合,不是一兩個政令就能做到的,需要數十年的交融,兩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

他能做的只能劃定方向,剩下的只能靠後人了。

李治將目光看向邱盛,道:「邱將軍,你接著說吧。」

邱盛應諾一聲,道:「回陛下,正如薛大將軍所言,若是不包括那些羈摩州,大唐南部各州縣子民,俱安居樂業。」

李治道:「依你之見,要想大唐南部長治久安,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邱盛微微一驚,下意識看向薛仁貴,後者道:「陛下問話,你怎麼想,就怎麼答。」

邱盛答應一聲,低頭思索了一會,朝李治道:「陛下,末將以為東南方向的林邑、扶南、真臘不足為慮,西南方向的六詔國,倒有可能成為隱患。」

蕭嗣業道:「六詔國剛剛幫助我大唐滅吐蕃,實為有功,邱將軍何出此言?

3

邱盛見薛仁貴也點了點頭,心中一驚,不敢再說了。

李治抬手道:「邱卿長期鎮守交州,對此處情況最為了解,還是聽一聽他為何這麼說吧。」

蕭嗣業拱手道:「是。」

邱盛聽皇帝如此說,這才開口道:「陛下,臣覺得六詔國為隱患,是因為他們立國時間太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