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忙道:「就是孫仁師將軍。您傳來旨意的時候,孩兒親自前往水寨,檢閱水軍。當時孫將軍告訴孩兒,一定是遼東諸國發生變故,您才下此旨意。」
李治沉吟片刻,說道:「忠兒,你在地方時,要多聽多看,恪守本分,不要插手別人的事務。要虛心向別人學習。」
李忠這個刺史,按理是管不到孫仁師這個水軍總管,只因他親王身份,孫仁師才任由他檢閱水軍。
李忠忙道:「孩兒記住了。」
齊州之北是德州,又被稱為「平原郡」,當年劉備討伐黃巾之後,便是被封在此處任職。
從名字就能聽出,平原郡是一片一覽無遺的平原,地勢平坦,夏季多雨,秋季涼爽。
此時正值夏末初秋之際,雨水豐沛。
李治到德州的第二天,便下起了雨,雨不大,卻持續了三天。
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車檐上,馬車內的太平公主又哭了起來,她一哭,李旦便跟著哭。
李治將孩子交給武媚娘去哄,自己戴上斗笠,穿上蓑衣,跑出去透氣去了。
武媚娘明顯能感覺出來,這幾日,皇帝心境開闊多了。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她向孫思邈問過,皇帝最近的情況穩定,頭疾之狀已在好轉,這讓她心情也好起來了。
龍輦後面的馬車內,八皇子李仁聽到雨聲後,並不哭鬧,睜著一雙大眼睛,好奇的望著車窗外。
他如此乖巧,鄭貴妃也輕鬆很多,將他交給保傅抱著,和其他幾位嬪妃們玩起了博戲。
幾位嬪妃們一邊玩著博戲,一邊聊著瑣碎之事。
她們不像武皇后一樣操心大事小事,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侍奉皇帝。
這一趟出來,跟外出郊遊沒什麼兩樣,一個個如同脫籠的鳥兒,玩的興致勃勃。
就連一向多愁善感的楊才人,此時臉上也多了幾分明快的笑容。
只聽她說道:「馬上就到滄州了,朱妹妹,你的家鄉就在滄州吧?」
朱貞蓮感慨道:「是啊,滄州魯城縣,陛下最先試行免徭役的地方。這麼久沒回,也不知變化大不大。」
幾女聊到此處,便討論起皇帝為何要免除徭役。
鄭貴妃和楊才人雖是大家出身,對此事卻答不上來。
還是朱貞蓮將原因跟幾人詳細解釋了。
以前官府徵調徭役,大家都是強征做事,幹活毫無積極性,很多簡單工事,卻要很久才能完成。
而且很多人家裡還有農事,因徭役緣故,耽誤農事,導致產出不高。
取消徭役後,由官府花錢征幕民力,大家有錢拿,幹活積極,工事修的又好又快。
忙於農活的人,可專心干農活。
農事不忙的人,則可去接工,大家各忙各的,只要肯吃苦,所有人都可以賺錢養家。
幾女聽完後,都恍然大悟。
劉充嬡望著車窗外被雨水拍打的路面,道:「怪道呢,到河北後,路就好走多了,下雨也不打滑。」
鄭貴妃道:「聽說河北最先實施招募民力的政策,料來是這個緣故,路道橋渠,都修的更好。」
其實不止這個原因,在徭役改革前,河北的徭役負擔最重,百姓們都精於民間工事。
等官府施行招募民工的政策時,這些人便有了用武之地。
他們憑著熟練的工藝,讓河北各個州縣的交通路況,得到大幅提高。
路好走了,商業也會跟著繁榮。
河北民生的恢復,離不開這些路況的改善。
劉充嬡笑道:「如此說來,等到了魯城縣,路就會更好走了。」
朱貞蓮微微一笑,心中也極為期待,再見到家鄉後,也不知家鄉會有怎樣的變化。
第二天,雨停了,隊伍行進速度又加快了幾分。
滄州名山不多,李治逗留了兩日後,便直奔下一個目的地,幽州。
離京後,眾女每月侍寢的安排又有調整,依然是按照位份來排,鄭貴妃位份高,侍寢機會也多,今夜正輪到她。
侍寢時,她向皇帝提議,繞道去魯城縣瞧瞧。
李治經她提醒,也想知道魯城縣這座模範縣的發展情況。
當即傳下旨意,調整路線,朝魯城縣繞了過去。
當隊伍進入魯城縣境內時,情況卻完全脫離李治的想像。
這裡的基建工事,不僅比不上河北別的州縣,甚至還比不上河南道。
隊伍來到魯城縣十里之外,就停下來了。
這並非李治下令,而是薛仁貴來報,前方兩里之外的一座橋樑斷了,過不去。
李治只好命隊伍在附近一處河岸旁紮營。
他召來上官儀、薛元超等幾名官員,讓他們去魯城縣調查,是什麼原因,導致魯城縣發展成這個模樣。
幾人剛走,朱貞蓮也找了過來。
「陛下,這裡是妾身的家鄉,請讓妾身也去查探一番吧,一定能找出問題所在!」
李治想了想,道:「那好,朕讓王及善跟著你,一路小心。」
幾人一去便是一整天,直到第二天中午,朱貞蓮才和官員們一起回來了。
李治先在帳內接見了朱貞蓮,向她詢問情況。
「貞蓮,你可找到癥結所在?」
朱貞蓮一臉凝重的點點頭,道:「妾身和幾位官員商議過,已確認了問題出在哪了。」
「在哪?」
朱貞蓮道:「自您取消徭役後,魯城縣各種工事,都通過招募民間百姓完成,許多百姓自髮結成社團,承接工事。」
「最開始,一切井然有序,有人務農,有人接社幹活,田裡產出越來越多,城中商業也越來越繁華,大家日子都過得越來越好。可自長孫縣尉調走後,便出現了問題!」
李治心中一緊,道:「什麼問題?」
朱貞蓮道:「社團多了,競爭變得激烈,一開始官家選哪家社團,看的是誰的口碑好,能力強。後來那些落選的人,竟通過賄賂縣府官員,用不公正的手段,拿下資格。」
「那些人花錢賄賂官府,為將錢撈回來,就壓低工錢,拖欠工錢不給。不少人都不再願結社,回家務農,官府工事,已經被少數幾家結社給包攬了。」
「他們一邊賄賂官員,一邊偷工減料,壓榨工人,有時還剋扣工錢。工人們哪還能好好幹活?修建出的工事,經常出現問題!」
李治聽完後,沉默良久,緩緩道:「是朕疏忽了,既將工事轉接給民間社團,就該料到這種情況出現。」
「陛下,事情還能挽回嗎?」朱貞蓮小心翼翼的問。
李治道:「當然可以。任何新事物出現,都會出現相應問題,只需解決問題便是,不能因此亂了手腳。」
朱貞蓮笑道:「妾身還以為出了大事呢,聽您一說,也就放心了。」
李治道:「好了,你去休息吧。」
朱貞蓮告退後,李治又派人把上官儀等人召了過來,詢問此事。
這些朝臣,都是李治精挑細選的精幹之人,在等候召見時,便已想好各種對策。
有人提出完善律法,有人提議加強監督,還有人提出在縣府新設官職,由朝廷直接管轄。
此事具體根治之法,李治決定等回長安後,再集思廣益,仔細斟酌。
眼下當務之急,是先嚴懲魯城縣那些受賄的貪官污吏,震懾其他官員,以防形成風氣!
他當即下了一道旨意,任命上官儀為黜陟使,留在滄州,偵辦魯城縣一班貪污官員的不法行為。
李治的巡狩大隊,則繼續向北,朝著幽州進發。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