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百濟參賽的程務挺全力以赴,也只得了個第六名。
這場狩獵的結果,在道琛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也讓他跟唐人打交道時,更加小心翼翼。
時間很快來到正日初四,大唐官員的休假結束,新的一年也終於開始。
永徽十三年,新年初四的朝會,官員們都打足了精神。
每年的這一天,朝堂上都會宣布大的人事調動,雖說很多調動結果,很多人已提前知道。
在初三的晚上,李治單獨召見了狄仁傑。
只可惜,以狄仁傑之能,竟也沒能查出蕭氏的問題。
李治並沒有責怪狄仁傑。
時間太短,東宮出事的最開始,也並未將案子交給狄仁傑。
再者,蕭嗣業的謀劃也太過隱蔽,利用許昂做誘餌,當別人調查到許昂時,他有充足的時間毀掉一切證據。
故而今日的朝會上,李治對蕭嗣業的處罰結果,也做了相應調整。
按照慣例,朝會一開始,由侍中辛茂將宣讀新的人事任命。
最⊥新⊥小⊥說⊥在⊥⊥⊥首⊥發!
辛茂將站在大殿西北角,斜角而立,朗聲道:「門下:中書令李義府,識人不明,任人唯親,著免去中書令,降為象州刺史。本階官降五級,由金紫光祿大夫,降為中大夫。」
群臣聽到這項任免,都暗暗琢磨。
他們早就知道李義府要罷相,卻不清楚罷相原因。
從旨意來看,說他識人不明,那就是受下屬牽連。
這時,辛茂將繼續道:「……許敬宗教子無方,枉為人表,念其舊功,年老神聵,著削去一切官職爵位,貶為白身。」
許敬宗竟然跟長孫無忌一樣,貶為平民,比李義府更慘。
群臣又是一陣吃驚。
只有少數幾人,對內情瞭然於胸,顯得很平靜。
李義府便是其中之一,因為袁公瑜的緣故,他對這件事的了解,超過了大部分人。
在他看來,許敬宗已經算罰的輕的了,許昂謀反,他身為直系親屬,按律要被處以絞刑。
也許是因他得了癲病,又或者武皇后替他求過情,皇帝才網開一面。
接下來,辛茂將又宣布了兩項人事任命。
蕭嗣業被貶為秘書少監,罪名是失職之罪。
韓王李元嘉被遷調為洪州刺史。
正當辛茂將要繼續念稿時,李治咳了一聲,辛茂將便住了嘴。
李治目光掃動,將群臣表情盡收眼底,緩緩道:
「朕知道諸卿都很困惑,也不打算繼續瞞你們。狄卿,將情況跟諸位大臣說清楚吧。」
狄仁傑大步出列,領了旨意,側身面對群臣,朗聲道:「東宮之案已經公布,是由許昂、袁公瑜等七人策劃,然而這七人的最終目的,卻是要行刺聖駕!」
此話一出,群臣譁然。
他們猜的最多的是這七人想謀劃推翻儲君之位,卻不想他們如此膽大,竟要行刺皇帝。
如此一來,許敬宗、李義府等人的處罰,也就說得通了。
李治續道:「此事總算有驚無險,朕並未受傷。此案交由大理寺處置,諸卿也不必再多揣度了。辛愛卿,你繼續吧。」
辛茂將應諾一聲,繼續宣布著人事調命。
「……幽州長史王瞬發,并州刺史薛庭,陽泉縣令崔希、清河縣令周晟、廣川縣令錢惟義……」
一口氣念了十幾個名字,全都是河南、河北地區的州縣官員,因善治地方,精行儉德,被升了職位。
這顯然是皇帝巡狩時,命人考察地方,這些人的善政被皇帝知道了,故而給予升職。
緊接著,又有二十幾個州縣的官員受到降級處分。
其中滄州和魯城縣的問題最大。
滄州州府被罷去三名官員,包括滄州刺史。魯城縣共有六名官員被革職,魯城縣令被處以流刑。
地方上的官員處理完後,輪到了京官的升調。
最重要的自然是新的宰相人選。
上官儀被拜為中書令,張柬之升為了中書侍郎,郝處俊升為兵部尚書,薛元超升為禮部侍郎。
總體來說,三省六部都有了些微調整,大部分隨李治出巡的官員,也都升了職位。
令人關注的是,今年吏部調動很大。
有三名考功郎受到格外升遷,有四名考功郎被貶了七八級,其中一人直接革職查辦。
原因很簡單,李治拿出自己沿途記載的小本本,與考功郎考評出的結果一對比。
那些與小本本考評一致的考功郎,受到升遷,與小本本考評有很大區別的考功郎,被大為貶處。
那名被革職的考功郎,負責的是滄州,他將魯城縣縣令的一年治理,評為「中中」,這顯然是受了賄賂。
隨著一道道旨意下達,官員遷調結束,群臣開始議政。
下午申時左右,朝會結束,群臣告退。
正日之後,各國使節團,各州縣都督、刺史,都開始返回駐地。
有皇帝坐鎮長安,這座繁華的城市,又恢復了平靜。
一月下旬,長安城中傳出消息,蕭嗣業重病在床,已不能坐衙,向皇帝辭官,卻被拒絕。
二月初的一個清晨,于志寧忽然來到蕭府,拜訪蕭嗣業。
當他被蕭至忠帶到蕭嗣業的屋子,瞧見病榻上的蕭嗣業,眼中流露出一絲憐憫之色。
蕭嗣業武將出身,何等英武雄壯的大漢,此時卻像一個縱慾過度的人,身材消瘦,面容蒼白,臉頰內陷,雙眼呆滯無光。
于志寧來到他床前,默默望著他,仿佛看到當初即將病逝的崔敦禮。
蕭嗣業慢慢抬起頭,虛弱的道:「於公,您若是還要問之前的問題,我的回答依然一樣。」
于志寧側頭看了一眼身後的蕭至忠,道:「能否讓我和蕭老弟單獨說幾句話?」
蕭至忠點點頭,帶著屋中下人全部退下了。
于志寧在床沿坐下,朝蕭嗣業感嘆道:「蕭老弟,有件事我必須要告訴你。你淪落到今日這一步,其實是我一手促成。」
蕭嗣業怔怔望著他,沒有做聲。
于志寧緩緩道:「老崔臨死之前,曾找過我,讓我關照你。」
蕭嗣業沙啞著聲音,道:「我知道,這些年來,您幫了我很多。」
于志寧沉聲道:「可你不知道的是,老崔對你並不放心,讓我暗中盯著你。」
蕭嗣業心中一驚。
于志寧道:「我觀察你許久,卻始終看不透你,便找上長孫無忌,請他幫我盯著你。」
蕭嗣業臉色終於變了。
于志寧道:「長孫無忌識一直暗中盯著你,所以才能識破你的計劃。他將對你的懷疑,告訴李勣,李勣這才告訴皇帝。」
蕭嗣業深吸一口氣,五指握緊成拳,卻依然沒有做聲。
于志寧感嘆道:「我來找你前,去找過狄仁傑。他說他很佩服你,雖然他斷定你是幕後策劃之人,卻找不到絲毫證據。」
蕭嗣業沉默。
于志寧又道:「長孫無忌也很佩服你,他說你以現在這種方法病逝,對蕭氏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蕭嗣業忽然劇烈咳嗽起來。
于志寧感嘆道:「老夫不明白的是,像你這樣聰明的人,為何要行此大逆之事?」
蕭嗣業咳了好半晌,才終於停了下來,人卻更加虛弱了。
「我、我已說過……此事並非我所為。」他喘著氣說道。
于志寧搖頭道:「我也知道你不會承認,可惜了……」站起身,轉身離去。
等他走遠後,蕭至忠快步奔進屋中。
「族長,于志寧和您說了什麼?」
蕭嗣業轉頭望著他,一字字的道:
「我接下來這些話,你要記清楚了。第一,不要把真相告訴淑妃娘子。第二,轉告七郎,以後多教四殿下鬥雞走狗、尋歡作樂之事。做一個太平皇子,不要再生妄念。」
蕭至忠見他在交代後事,泣聲道:「侄兒記住了。」
蕭嗣業抬頭望著天花板,長嘆一聲。
「崔公,你害苦了我!」脖子一傾,氣絕而亡。
(本章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