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8章 公主府的茶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48章 公主府的茶會

大唐經濟繁榮,思想開放,女子騎馬出遊,拋頭露面,皆是常有之事。

然而那也多是已婚女子,隨夫外出。

未婚女子雖也能出門,卻都是坐馬出行,又或與手帕交同行,極少與男子出遊。

唐朝時期,男女之間的婚事,也多是父母之命,媒之言。

與以往朝代不同的是,唐朝女子也多了一些自己選擇的機會。

大唐共有兩大節日,允許未婚男女出遊,除了遊玩之外,這些年輕男女都會趁機尋找中意之人。

這兩大節日中,最盛大的節日便是一月十五上元節。

上元節代表著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意。

這天會解除宵禁,全城狂歡。

長安城年輕男女都會提著燈籠,走在大街上,欣賞著樹枝上掛著的彩燈,一邊走一邊唱著歌兒。

在這種浪漫的氛圍下,某一個暮然回首,便有可能尋到一生都在追逐的那道身影。

三月初三的上巳節與上元節不同。

上已節並不如上元節盛大,卻是專為男女準備的節日。

男女們在水邊飲宴、郊外遊春,尋覓著伴守一生的良人。

「如此說來,你和盧照鄰便是在上已節認識的了?」李治詢問。

常山公主臉色微紅,輕輕點了點頭。

今日她和新城公主一起回公主院探親。

高安公主知她心意,把李治也請了過來。

李治與妹子閒話時,問起她怎麼跟盧照鄰認識的,常山公主這才將兩人相識情況說明。

「兄長,曲水流觴的習俗你知道嗎?」新城公主忽然問。

「自然知曉。」李治點點頭。

曲水流觴是上已節衍生出的一種活動東普時期,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四十一名友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

這群名仕將一種帶耳的酒杯,放在水上漂浮,停在哪位名士前,就要罰酒三觴,並作詩吟賦。

最終,四十一人共作了三十七首詩,

王羲之將其匯集成冊,並作序,這就是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此等風雅之事,自然廣為流傳。

自那以後,上已節便多了曲水流觴的活動,大家將盛滿酒的酒杯順流而下,

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將杯中酒滿飲。

新城公主道:「那日我和阿姊去曲江池,找了處臨池水畔,忽然間,上游飄來一隻酒杯,停在阿姊面前。阿姊拿起來後,杯中卻無酒,只一紙短箋,上面寫了首詩,描述著曲江的美麗風景。」

「這首詩就是盧照鄰寫的吧?」李治猜測。

新城公主笑道:「正是如此。如今的曲水流觴,未婚男子都會將自己的詩詞放在杯中,藉此覓得良配。」

「真好玩!」高安公主拍手笑道,轉頭一看,卻見義陽公主眼中閃著一種奇異之色。

「阿姊,你怎麼了?」她好奇的問。

義陽公主面色微紅,低著頭道:「沒什麼。」

「對了,那日還發生了一件好玩的事呢。」新城公主忽然噗一笑。

「什麼好玩之事?」高安公主忙問。

新城公主笑道:「那日還有一名滎陽鄭氏女子,就在我和阿姊旁邊,也有一隻酒杯停在她面前,裡面也有一首詩,你們猜怎麼著?」

「莫非那首詩沒有作好?」李治問。

「阿兄猜錯了喲,那首詩作的極好,比盧駙馬那首還好呢。」新城公主露出一個狡點的笑容。

「是不是那鄭氏女子撈酒杯時,不小心掉入水中?」高安公主也提出自己的猜測。

新城公主笑道:「也不是。義陽,你也來猜猜看。」

義陽公主想了想,道:「莫非詩上沒有留名姓?」

新城公主搖頭道:「錯了,那首詩上不僅留了名字,還留了字,複姓上官,

單名純,字公璧,別字庭芝。」

這個時期的人,取兩個字是一種很騷氣的行為,要麼極有才學,要麼就是草包,附庸風雅。

李治聽此人姓上官,下意識將其歸類到前者。

新城公主接著道:「那鄭氏女子很是喜悅,和阿姊一樣,在水畔等候。不久,那上官純便先來了。」

說到這,警了李治一眼。

「阿兄可知那上官純是誰?」

「複姓上官的人可不少,我怎會知道?」李治搖頭。

新城公主道:「那上官純可是上官相公的兒子喲。」

李治聞言,微微一愣。

上官儀只有一個兒子,如此說來,不就是上官婉兒的父親嗎?

高安公主見他表情,忙搖著他手臂,道:「耶耶,這個上官純有什麼問題嗎?」

李治沒有做聲。

總不能說,這個上官純將來會生一個青史留名的「女宰相」。

不過話又說回來,武媚娘不能進化成女皇的話,上官婉兒這個女宰相,以後也沒舞台了。

「沒什麼,朕只是想起來,這個上官純考了幾年科舉,都未考中,文采並不出眾。」他隨口道。

高安公主驚奇道:「那他怎能作出那般好詩?」

新城公主道:「這便是問題所在,當時我們和那鄭氏女都不知上官純的底細,那鄭氏女還折柳相贈。」

「過了一陣,我們聽說上官相公去鄭府求親,卻被拒絕。好奇之下,便去打聽,後來才知,上官純當日所作之詩詞,竟是他父親的作品。」

高安公主聽了後,捂著肚子大笑,其他幾女也露出笑容。

李治則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上官儀的兒子如此不堪,也不知最後怎麼娶到鄭氏女的。

他沒記錯的話,上官婉兒的母親就是滎陽鄭氏出身,這說明上官純最後還是得手了!

常山公主最為細心,注意到他神情有異,問:「兄長,怎麼了?」

李治微微一笑,道:「朕只是覺得,這個上官純,最後還是會娶到鄭氏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