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2章 熊津港駐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52章 熊津港駐軍

清風徐徐,將小巷中的渾濁之氣,吹散了少許。

這裡是大業坊西街的一條小巷子。

大業坊位於長安城偏南地區,住在這裡的人,多是長安城普通民眾。

戴至德走在巷子裡,臉上帶著狐疑之色。

這是他第一次來拜訪張柬之,沒想到他堂堂四品的鴻臚寺少卿,住在這種地方。

不過仔細一想,也不奇怪。

張柬之襄陽寒門出身,家中絕不會富裕,長安城又寸土寸金,他這種外地官員,也只能買得起這種小院子。

戴至德其實並不喜歡張柬之這名下屬。

這倒不是他對張柬之的人品有什麼成見,而是張柬之說話太鋒銳,常常不留餘地。

在戴至德看來,張柬之去兵部做個侍郎可以,鴻臚寺的官員,不需這般張揚,要更看重說話的技巧。

綿里藏針可以,但咄咄逼人,有辱斯文,就難以展現出上朝天國的禮儀風采了。

今天上午,兩人就因為理念不和,因為百濟之事,發生爭吵。

皇帝下了旨意,可以援助百濟三千老舊鎧甲,具體如何談判,由鴻臚寺自己負責。

戴至德認為皇帝既然下旨,百濟又剛剛歸附,直接將這些東西給他們就行了。

張柬之卻反對。

他認為皇帝只是將大唐的底線告訴他們了,他們身為鴻臚寺官員,應該為國家多爭取利益。

戴至德覺得張柬之是想故意逞能。

最後利用職權優勢,大手一揮,強行做出了決定,兩人不歡而散。

然而峰迴路轉,局勢突變,戴至德無可奈何,下衙後飯也顧不得吃,只好來找張柬之求助。

按照一位老翁的指示,他很快拐過一道彎,經過三間屋子,在第四間屋子外停下,抬頭看了一眼後,敲了敲門。

不一會,門便開了,開門的正是張柬之。

張柬之瞧見戴至德後,也很詫異,沒想到他會來找自己,側開身子。

「戴寺卿大駕光臨,請進。」

戴至德拱手笑道:「叨擾了。」

進入院後,戴至德四顧看了一眼。

這間四合小院從裡面看的話,倒還不錯,乾淨整潔,院裡有一棵大槐樹。

正屋也很寬敞,屋內的飯桌上擺著飯菜,兩道小菜,一葷一素,外加半碗粟米飯。

張柬之問:「戴寺卿可用了飯?」

戴至德笑道:「來得匆忙,未曾用膳。」

張柬之朝廚房喊道:「李婆,再添碗飯過來。」

張柬之獨居長安,屋中除他之外,只有一個老僕和一個廚婆子。

廚婆很快端來一碗粟米飯。

不,準確來說,只有半碗。

戴至德愣了一下,有這樣招待客人的嗎?

張柬之忙道:「最近家中米快吃完了,一直沒來得及買,還請擔待。」

如今長安米價不高,況且朝廷發有俸米。

張柬之連米都吃不起,顯然是家中出了什麼困難,把米拿去賣了。

「張少卿,這些錢你且拿去。」戴至德從袖中取出一隻錢袋。

兩人理念雖不合,畢竟是同僚,該幫襯時總得幫襯一二,誰沒個窘迫的時候呢?

張柬之微笑道:「戴寺卿誤會了,在下並不缺錢,只因過上幾日,米價會跌,故吩咐家人,暫不買米,戴寺卿多吃菜吧。」

夾了一塊羊肉到他碗裡。

戴至德一拍腦門,暗罵自己糊塗。

張柬之若是真的家中困難,把俸米俸羊都賣了,哪還有羊肉吃。

「張少卿剛才說長安米價還要下跌,這是何故?」他轉移話題。

張柬之道:「在下也只是隨意猜猜。」

戴至德也不追問了,臉色嚴肅了幾分,道:「張少卿,白天那件事,老夫想再跟你商議一下。」

張柬之夾了口菜,道:「戴寺卿不是已經做了決定嗎?為何又來問下官?」

戴至德苦笑一聲,拱手道:「上午是老夫過激,給張老弟賠個不是,還請老弟幫幫我。」

張柬之忙拱手回禮。

「戴寺卿言重,到底出了何事,還請明言。」

戴至德嘆道:「是老夫疏忽了,沒想到百濟人會再提要求……」

當戴至德拿著大唐的援助跟道琛談判時,百濟人卻不太滿意,希望大唐再加一千鐵甲。

戴至德跟他費了一番口舌,最後總算讓他放棄索要鎧甲,而是再多援助一萬柄唐刀。

兵器與鎧甲不同,在府庫堆積如山,戴至德想著不過一萬柄唐刀,不算什麼。

然而當他把談判結果告訴皇帝後,李治似乎不太滿意,向他詢問張柬之是否也同意?

戴至德只好說,張柬之並不知情。

李治便讓他徵求張柬之的意見後,再來回話。

讓主官去徵求副官的意見,皇帝的意思很明顯了。

戴至德心中惶恐,只好過來找張柬之求助。

「哎,悔不聽老弟之言,沒想到百濟人竟然還再加條件。」

「我現在算明白了,老弟上午提出要百濟人用錢購甲,是為了跟他們討價還價,是我輕率了。」

張柬之給他倒了杯茶,道:「戴寺卿誤會了,我上午提出讓他們花錢購買,並非討價還價。」

戴至德道:「不是?」

張柬之道:「其實賣給他們,已經是一種優待,去年石國也想找咱們買三百架絞弩,陛下不也沒答應嗎?」

戴至德道:「那倒也是。」

張柬之問:「戴寺卿,我想問一下,你為何會答應百濟人,再增加一萬唐刀。」

戴至德老臉微紅,道:「其實是他們說倭國給義慈援助了大量鎧甲和倭刀,我這才同意了。」

張柬之目光閃動,道:「戴寺卿,請先用膳,膳後,我們一起去見百濟人,定讓他們答應條件。」

戴至德大喜,一把抓住他的手。

「老夫中午吃的多,現在不餓,咱們現在就去。」

張柬之朝家僕吩咐了兩句,隨戴至德一起離開巷子。

剛到十字街,忽見米鋪外一名男子大喊。

「米價又降了,十五文一斗,快來看,快來買啊!」

此話一出,周圍不少百姓都圍過去瞧熱鬧。

戴至德微微一驚,側頭看向張柬之。

「張老弟,真被你說中了,你怎知米價要降?」

張柬之道:「去年我隨陛下去河北考察時,便注意到,河北去年莊稼的長勢極好,又無水患,年底必定豐收。」

戴至德道:「既是去年豐收,為何直到現在才降價?」

張柬之道:「陛下改了稅制,百姓納糧後,官府需要到地方糧鋪售賣成銅錢,再運到長安。故而普通人並不知道收成情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