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搖了搖頭,道:「不,聽狄寺卿說,是倭人所為!」
這時,一名軍士快步奔入屋中,拱手道:「陳王殿下,孫都督請您過去一趟,有重要事情商議。」
李忠問道:「可知是何事?」
那軍士道:「末將並不知道,不過,陛下剛剛派人傳來旨意,可能與此有關。」
李忠心中一凜,趕忙起身,朝著萊州都督府而去。
賀蘭敏之暗暗奇怪,心道:「狄仁傑剛剛被派來調查此事,陛下怎麼又給萊州傳達旨意?」
親身涉入到國家大事後,讓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也不過普普通通。
賀蘭敏之出來這麼久,頭一次有點想念長安了。
他搖了搖頭,把這些沒出息的想法甩到角落,回到司馬衙,找上一名親信,
讓其返回長安,將萊州城所有情況,都告訴武皇后。
萊州情況已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營州文如何呢?
營州都督劉仁軌同樣犯了難。
高句麗派出王子泉男生來到營州,向他們解釋軍械之事。
他已經見過了泉男生。
對方向他保證,此事絕非高句麗所為,還邀請劉仁軌派人去高句麗的幾處港口調查!
「都督,他們既然請咱們過去,咱們過去便是,查個清楚,也好給陛下一個交代。」
說話的是劉仁願。
高句麗派泉男生入唐後,劉仁軌便讓他和姜恪收兵返回了營州。
劉仁軌道:「姜將軍,你怎麼看此事?」
姜恪緩緩道:「據末將所知,高句麗雖有海港,然其並不重視水軍,土兵長期缺乏訓練,戰船破舊,不可能幹淨利落、不留破綻的做下此事!」
其實高句麗以前也重視過水軍,訓練過一支數萬人的水軍。
後被大唐擊潰後,便放棄了水軍,將精力都放在修築城池、研究守城武器上了。
姜恪的意思很明顯。
高句麗原本就不值得懷疑,如今泉蓋蘇文遣長子來營州解釋,更加說明了這一點。
劉仁軌沉默了一會,道:「姜將軍,你且退下吧,劉將軍留下。」
姜恪微微一愣,卻也沒有多說什麼,拱手告退了。
劉仁願見他屏退姜恪,異道:「將軍,您還是懷疑高句麗?」
劉仁軌將桌子上的一封信拿了起來。
「仁願,你看看這封信。
劉仁願接過一看,原來是李寫給劉仁軌的一封信。
信的內容很豐富,既緬懷了當年先帝帶領群臣,攻打高句麗之事,又誇讚劉仁軌鎮守營州,調度有功。
另外,他還提到軍械被劫之事,話語中透漏著擔憂,又說自己身在長安,對此事有心無力。
還請劉仁軌以國家為重,以營州百姓為重,多多勞心費力。
劉仁願一臉定異,這就是老友之間,一封簡簡單單的問候信,劉仁軌為何要給自己看?
「都督,這封信有什麼問題嗎?」
劉仁軌淡淡道:「我在長安時,與李公並無深交。」
劉仁願笑道:「也許是他欣賞您在營州的作為,故而想與您交好。」
劉仁軌搖頭道:「你不了解英國公,他不是這樣的人。這封信,其實是他暗示我做一件事。」
「何事?」
「你仔細想想,他為何提到先帝,為何提到營州百姓,為何提到軍械被劫,
又為何說自己在長安,有心無力?」
劉仁願一雙濃眉皺成了蠶狀,過了良久,心中猛然一驚,道:「他是讓咱們.....」
「知道就好,不必說出來。」劉仁軌打斷道。
劉仁願咽了口吐沫,點了點頭。
李顯然是希望他們把軍械被劫之事,指向高句麗,從而促使皇帝攻打高句麗,以完成先帝遺願。
這事李勒確實有心無力,只有營州的劉仁軌才能做到。
若能消滅高句麗,營州百姓的日子自然會好過多了。
劉仁願年逾四十,立功心切,沉聲道:「都督,末將以為李太尉的建議可行!」
劉仁軌望著他,道:「如果此事暴露,你不怕被問罪?」
劉仁願低聲道:「咱們可以不做實證,只找出高句麗一些可疑的地方,向陛下匯報。」
劉仁軌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面,沒有做聲。
便在這時,親衛來報,姜恪求見,而且和他一起的,還有一名中貴人。
劉仁軌微微一驚,趕忙起身,道:「快請中貴人進來。」
少頃,姜恪和一名內侍打扮的男子進來了。
姜恪拱手道:「都督,這位是內府局的秦府監,奉聖命前來傳旨,末將便帶他過來了。」
劉仁軌拱手道:「秦府監有禮了。」
那內侍微微一笑,屈身拱手道:「劉都督不必多禮,這是聖人密旨,聖人說了,不必宣讀,只您一人看便是。」
密旨便是中旨,上面只有皇帝印信,用的也不是中書省常規制式的捲軸,而是一張很薄的蜀紙。
劉仁軌躬身接過密旨。
秦府監拱手道:「下官還急著回宮復命,就此告辭。」轉身離開了。
劉仁軌命人送走秦府監,隨即走到角落,攤開密旨看了起來。
不一會,他額頭上的皺紋都消失了,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劉仁願和姜恪都充滿好奇,卻也不敢多問。
半響後,姜恪和劉仁願皆是一驚。
原來劉仁軌將密旨拿到燭火上燒了。
「姜將軍,劉將軍,聽令!」
兩人一齊拱手:「末將在!」
劉仁軌道:「姜將軍,你立刻率領一萬水軍,前往熊津港駐紮。」
按照原來部署,營州軍本來早就該前往熊津港駐紮,只因突發的軍械被劫,
才暫停調動。
姜恪心中雖充滿驚訝,然而從剛才情況來看,這很可能是皇帝的命令,拱手道:「末將領命!」
劉仁軌又看向劉仁願,道:「劉將軍,你做好出使準備。」
劉仁願微微一愣,道:「都督,您是讓末將出使高句麗嗎?」
劉仁軌沉聲道:「不,你要出使的是倭國,此事兇險,你立刻去內領府,與黃都尉好好商議一番。」
劉仁願道:「末將領命!」
兩人退去後,劉仁軌將李勒那封信也燒了,隨即寫了封回信,命人送往長安。
「劉公,陛下早有全盤布局,不需您過於操心,切要慎行。」他遙望著長安方向,喃喃自語。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