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3章 震驚的武媚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63章 震驚的武媚娘

阿邊麻呂聽了狄仁傑的話後,又驚又怒。

派細作從蝦夷國偷回一兩件軍械,還有幾分可行性,要拿回所有軍械,除戰爭之外,別無他法。

然而若是拒絕,唐人就會直接宣戰。

這個使節果然不是人當的!

局面發展到這一步,各國使節都多了幾分瞧熱鬧的心思。

道琛心中最為喜悅,大唐若是大舉出兵倭國,必將重重打擊扶餘義慈的氣焰。

到時候,百濟國內肯定會有更多郡將投靠福信,不需大唐幫忙,他們也能收拾義慈。

只有金仁問眼中露出一絲憂色。

李治道:「李公,您以為如何?」

李勣皺眉道:「此事已經調查許久了,老夫以為已經明朗,還有調查的必要嗎?」

狄仁傑拱手道:「李老將軍,其實眼下證據並不完全充分,還是慎重一些為好。」

李勣沉聲道:「那必須再給個期限。」

狄仁傑道:「不如就再給倭國半年時間。」

李勣道:「半年太長了,三個月足矣。」

阿邊麻呂急道:「陛下,小使回倭國就要近一個月啊!」

李治道:「那好,朕就再給你們五個月。」

阿邊麻呂還要再說,張柬之道:「阿邊外使,陛下已經又給了你們一個機會,該如何選擇,你還是回倭國,跟你們大王商議一下吧。」

阿邊麻呂身子涼了半截。

他若是帶這個結果回國,無論寶女王還是中大兄,只怕都饒不了他。

李治站起身,揮手道:「退朝!」邁步離開了大殿。

偏殿內,武媚娘聽到此處,也起身離開,一路來到甘露殿寢殿。

進殿之後,只見李治正坐在榻上,一副沉思的表情。

「陛下,您在想什麼?」武媚娘上前問道。

李治抬頭看了她一眼,道:「媚娘,你覺得剛才的事如何?」

武媚娘笑道:「李勣與狄仁傑唱黑白臉,那倭國使節成了丑角,這場戲精彩極了。」

李治緩緩道:「媚娘,不能小看倭國。」

武媚娘點點頭,道:「妾身還記得,陛下昨日便說過,倭國不會攻打蝦夷。」

李治道:「不錯。」

武媚娘道:「既是如此,我大唐水師,必將與倭人一戰,陛下是擔心在水上打不過他們嗎?」

李治道:「不,就算以少打多,我相信咱們也不會輸,況且朕這次準備以多打少!」

武媚娘不解道:「那陛下還在擔心什麼呢?」

李治看了她一眼,道:「媚娘,你覺得倭國那位寶女王,會如何回復咱們。」

武媚娘試探道:「料來會拒絕吧?」

李治搖頭笑道:「朕覺得她會同意。」

武媚娘怔住了,眼中充滿困惑。

李治提醒道:「有時候嘴上同意,不代表真的會去做!」

武媚娘立即醒悟,挑了挑鳳眉,道:「陛下是說,他們表面答應,實則拖延時間,準備跟咱們決一死戰?」

李治搖了搖頭,沉聲道:「不僅僅是拖延時間,他們還可能主動出擊!」

這場臨時朝會結束後,阿邊麻呂便馬不停蹄的離開長安城,直奔萊州。

為了儘快把消息傳回,他在風浪天氣下便出了海,差點死在暴風雨中。

抵達筑紫國後,他衣服也來不及換,滿臉風塵的便入了宮。

寶女王聽說他回來後,立即召開高層會議,接見阿邊麻呂。

當阿邊麻呂將情況說明後,寶女王勃然大怒。

「這就是你出使的結果?」

不僅她眼中充滿憤怒,就連倭國的八省主官,也全都怒髮衝冠,瞪著阿邊麻呂。

只有中大兄側頭望著西邊,目光仿佛穿透虛空,直視到長安城中的那位大唐皇帝。

阿邊麻呂臉色蒼白的跪在門檻附近。

「大王,麻呂我已經竭盡全力,可蝦夷人實在狡猾,竟設置了連環詭計,誣陷本國!」

寶女王怒聲道:「還找藉口!來人,把他拖下去,處以顱刑!」

顱刑是將犯人鎖在木箱中,只露出頭部,然後用鐵錘敲打,直至打死。

阿邊麻呂臉色慘白,心中絕望,連求饒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中大兄忽然道:「母親,蝦夷人既然留有後手,無論派誰去,也是一樣。眼下不如討論一下,如何回復大唐。」

寶女王陰沉著臉,道:「還回復什麼?難道還真聽他們的命令,去攻打蝦夷?」

蘇我赤兄冷冷道:「我們原本就要跟唐人打仗,如今弄到這副局面,還不是因為聽了王子殿下的建議?」

中大兄平靜道:「那按照諸位的意思,是要直接宣戰,跟唐人打一仗了?」

阿倍比羅夫沉聲道:「打一仗又如何?其實他們打過來更好,在近海作戰,對我軍有利!」

寶女王贊道:「阿倍將軍壯哉!」

中大兄搖了搖頭,朝寶女王道:「母親,能否單獨跟您說幾句話?」

阿倍比羅夫哼了一聲,道:「王子殿下有什麼話,就在這裡講吧!」

寶女王卻擺了擺手,道:「阿倍將軍不必擔心,眼下面對強敵,我們內部需得團結起來才是。」

她和中大兄一起進入內室,一刻鐘後才出來。

寶女王環視一圈後,緩緩道:「剛才王子與我討論過了,唐人強大,不可力敵,此次暫且忍耐,就按照他們的要求,攻打蝦夷國吧。」

眾倭國大臣都大吃一驚。

女王剛才還一副惱怒模樣,要跟唐人打仗,中大兄到底跟她說了什麼,竟讓她完全變了態度?

「女王殿下,蝦夷人也沒那麼好打啊!就算滅了他們,我們也要元氣大傷!」阿倍急道。

寶女王凝視著他,緩緩道:「阿倍將軍,不必多言,我主意已定。」

阿倍還要再說,寶女王揮了揮手,道:「你們都退下吧,阿倍將軍留下。」

眾大臣見中大兄和寶女王都同意,一時也無可奈何。

而且有人隱隱猜到這中間必有隱情,遂不再多言,行禮告退。

很快,殿內只剩寶女王和阿倍比羅夫。

寶女王朝阿倍招了招手,帶著他來到寢殿。

衣服一件件被扔在了地上,羅帳也放下來了,帳後兩道人影緊緊交織在一起。

過了半晌,帳後傳來阿倍比羅夫的聲音。

「女王,王子到底和您說了什麼,您為何突然答應他了?」

寶女王道:「因為他提了一個更好的建議。」

「什麼建議?」

帳後很快傳來一陣低語之聲。

一陣蕭瑟的北風,將樹枝吹的嘩嘩直響,落葉繽飛,金黃色的落葉落在地上,仿佛長安城兩側道路上,多了一層金毯。

夏去秋來,已是九月了。

這幾個月來,大唐朝堂一直在為備戰做準備。

去年豐收的麥粟,源源不斷的送到萊州和營州。

歐陽通也將江南督造的第一批三百多艘戰船,沿著運河北上,抵達萊州和營州。

武媚娘在後宮下了一道旨意,為了支援前線戰備,後宮開始縮衣節食,月例減半,一直持續到明年。

此事自然引起嬪妃們不滿。

不過武媚娘在後宮有絕對的權威,大家也只能背地裡抱怨兩句。

為了以身作則,武媚娘最近沐浴時,不再撒那些名貴的藥粉,只放些新摘的花瓣。

「掛啦」一聲,一條象牙般渾圓修長的腿伸出水面。

武媚娘望著自己保養得體的長腿,心中也有幾分驕傲。

她已經快四十歲了,但這副身軀,卻並不遜色於年輕女子,渾圓飽滿,依然能令皇帝著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