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3章 震驚的武媚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時,玉屏來到浴池旁,跪在地上,輕聲道:「殿下,張少監傳來消息,說倭國使節入京了。」

武媚娘從水池中站了起來,走出水面,張開雙手,道:「更衣。」

片刻之後,她便穿著一身黑色的宮裙走出了屋子。

原本武媚娘並不喜穿黑色,然而有一次宮宴上,她注意到李治盯著一名穿黑衣的命婦多看了兩眼。

第二天她便換上一身黑色宮裙,李治瞧見後,讚不絕口。

自那以後,各色風格的黑色宮裙便進入了她的衣櫃。

張多海正在門外等候,見她出來,趕忙說道:「殿下,倭國來了一位新使節。」

武媚娘一邊朝立政殿走著,一邊問道:「是誰?」

「名叫大海人,聽說是倭國一位王子。」張多海快步跟在後頭。

武媚娘沉吟了一會,道:「他們答應陛下的條件了嗎?」

張多海笑道:「根據鴻臚寺傳來的消息,倭人已經答應了,而且陛下還召見過那位倭國王子。」

最⊥新⊥小⊥說⊥在⊥⊥⊥首⊥發!

武媚娘腳步忽然停住了。

張多海反應靈敏,也急忙停住腳,笑道:「聽說陛下已經向熊津港派兵了,倭人肯定是害怕了,所以才派出王子做使節。」

武媚娘轉過身,朝著甘露殿而去,眉頭緊皺,心中暗暗奇怪。

眼下局勢並不明朗,陛下怎麼就向熊津港派兵了?

「駐兵多少,誰為統帥?」她問。

張多海道:「姜恪將軍為主將,駐兵一萬。」

武媚娘聽了後,陷入了沉思。

張多海道:「對了,聽說倭人還提出一個請求。」

武媚娘道:「什麼請求?」

張多海笑道:「他們邀請咱們大唐派遣使節過去,隨他們一起出征蝦夷,若是在蝦夷國找到軍械,便能當做人證。」

武媚娘臉上狐疑之色更濃。

從倭人的反應來看,似乎真的打算攻打蝦夷,難道陛下這次錯了?

不一會,來到寢殿,王伏勝守在門外,說明皇帝就在殿內。

武媚娘正要通傳,忽然注意到殿外站著幾名女子,赫然是太平公主的保傅。

她側耳傾聽,只聽殿內傳來一串清脆的女童笑聲,是她女兒太平公主的聲音。

武媚娘知道李治很喜歡這個女兒,自太平公主會說話之後,便經常召她過來,陪她玩耍。

相比之下,武媚娘更喜歡兒子,對這個女兒頗有些冷落,故而在立政殿時,很少聽她笑的這麼開心。

她非常好奇,想知道丈夫平日與女兒會怎麼玩耍,便伸頭朝裡面張望。

一看之下,不由睜大了眼睛。

只見太平公主跨坐在李治的脖子上,李治抓著她的兩條小短腿,站在多寶架前,似乎在讓她看架子上的一隻銅鎏金蓮花。

忽聽王伏勝「咳」了一聲,屋中的李治聽到動靜,轉頭一看,恰好與武媚娘的眸光觸碰在一起。

他見武媚娘一臉驚奇,便將太平公主從頭上放了下來,笑道:「媚娘,你來了。」

太平公主李令月正看著金蓮花上的紋路,被李治一下放了下來,也就看不到了,頓時指著金蓮花。

「耶耶,花花!」她不滿的喊道。

「太平,你母親來了。」李治試圖轉移她的注意力。

太平公主轉頭看了武媚娘一眼,竟然毫無反應,小手依然指著金蓮花,喊道:「花花!花花!」

武媚娘沉聲道:「張保傅何在?」

門外很快進來一名中年婦人,低聲道:「奴婢在。」

武媚娘道:「抱公主回去。」

張保傅過去抱太平公主,後者卻死死抓著李治的褲子不鬆手,小東西力氣還挺大。

張保傅又不敢用太大力氣,求助的看向武皇后。

武媚娘快步過去,掰開她的手。

太平公主剛出生時很愛哭,然而一歲之後,便很少哭了。

她瞪了武媚娘一眼,撅著小嘴,趴在保傅肩膀上,很快被抱走了。

李治感覺武媚娘看向自己的目光有些刺人,走到榻上坐下,端起茶杯,自顧喝茶。

武媚娘卻不肯放過他,跟了過來,說道:「陛下,您將這孩子都寵成什麼樣了,妾身都快管不住了。」

李治咳了一聲,轉移話題道:「媚娘,你來找朕,是為了倭國之事吧。」

武媚娘在他旁邊坐下,想了想,說道:「是的,聽說倭國將本國王子派過來了。」

李治道:「不錯。」

武媚娘試探道:「陛下,妾身瞧倭國人似乎很有誠意,會不會是真打算同意咱們的條件了?」

李治側頭看了她一眼,道:「媚娘,你不覺得他們做的太過頭了嗎?」

武媚娘一愣:「過頭?」

李治緩緩道:「如果他們真的準備打蝦夷,同意派兵就是,為何將姿態擺的如此低?又是請咱們使節同行,又是派遣王子。」

武媚娘本就是多疑之人,聽了此話,鳳目一閃,道:「難道他們是為了獲取我們信任?」

李治放下茶杯,道:「他們為何要獲取我們信任呢?」

武媚娘站起身,在屋中踱了幾步,倏地轉頭,道:「他們想趁我們不備,突然襲擊!」

李治暗贊一聲,問道:「那你覺得他們會襲擊哪裡呢?」

武媚娘想了想,道:「萊州或者營州?又或者江南沿海?」

李治緩緩道:「這正是問題所在,倭國要襲擊咱們的話,沿海地方都有威脅。所以朕主動給了他們一個靶子!」

「熊津港?」

武媚娘脫口道,她終於明白李治為何這時候往熊津港派兵了!

李治露出一絲詫異之色,沒想到她一瞬間就想到了。

「不錯。」

武媚娘目光閃閃的望著李治。

「陛下,您在兩個月前的那場朝會上,就已經猜到倭人反應,所以提前就派兵進駐熊津港吧?」

眼神中充滿欽佩。

李治微微一笑,道:「不錯,因為倭人的作風,朕非常了解。」

武媚娘道:「那您還準備派人去倭國嗎?」

李治道:「當然,朕已經傳旨,讓劉仁軌派一名使節前往倭國。」

武媚娘心領神會,伸手用力一握,笑道:「陛下是想將計就計,引倭人來攻,咱們再將他們一網打盡!」

李治道:「正因如此,咱們必須派一位重要的將領,前往倭國。他此行必將極為危險。」

武媚娘點點頭,心中卻想,如果能消滅倭國主力,犧牲一人也是值得的。

……

營州,榆林港口。

一艘中型三桅戰船停靠在碼頭。

船上有一百名唐軍,這些人都將跟隨劉仁願,出使倭國。

九月的風很大,天空烏雲陰沉,仿佛預示著這趟航行的危險。

劉仁軌望著洶湧的波濤,緩緩道:「仁願,你應該知道這次出行的兇險吧。」

劉仁願咧嘴一笑,道:「黃都尉已經都跟末將說了,末將知道,都督是信任末將,給末將立功機會,才讓末將前往。」

劉仁軌沉聲道:「戰事一起,倭人便會毫不猶豫的對你動手,倘若被他們抓住,他們定會嚴刑拷打,向你逼問營州的情報。」

劉仁願冷冷道:「只有戰死的劉仁願,沒有被俘的劉仁願!」

劉仁軌點點頭,遞給他一隻灰色小袋,道:「這裡面有一個錦囊,倘若出現變故,或許能救你一命。」

劉仁願哈哈一笑,收了錦囊,微笑道:「都督放心,黃都尉那邊,已經幫末將準備好了脫身之計,應該用不到您的錦囊了。」

劉仁軌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一路順風!」

劉仁願拱了拱手,帶著人大步上了戰船,起錨鼓帆。

只一會功夫,戰船便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上。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