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兄凝望著那黑石墩子,緩緩道:「鬼島將軍,這次可全靠你了。」
黑石墩子鬼島川清抱著手臂,懶洋洋的道:「當初說好了軍隊都讓我統領,
如今卻只給我三支船隊,哼,還說什麼都靠我?」
中臣鐮足沉聲道:「鬼島將軍,王子殿下已經盡力,其他軍隊不在他掌握中,他如何能給你統領?」
鬼島川清用小指扣著耳屎,眯著眼道:「我不管,反正如今跟說好的不一樣,打輸了別怪我。」
中臣鐮足大怒,正要發作,中大兄卻抬了抬手,示意他閉嘴。
「鬼島將軍,你知道這次我們出擊的軍隊有多少嗎?」中大兄問。
鬼島川清將指甲縫裡的耳屎吹了吹,笑道:「好像有七八萬吧。」
中大兄沉聲道:「不錯,而且都是各地精銳,這一戰,可以說賭上了倭國國運,若是輸了,便有滅國之危。」
鬼島川清笑眯眯道:「我是個海盜,您跟我說這些,可沒什麼用。」
中大兄道:「您原本是美濃青龍寺的僧人,我聽說青龍寺後山的櫻花瀑布,
是美濃一絕,您也不希望那片美景,毀於戰火吧。」
鬼島川清沉默了一會,道:「王子放心,鬼島定會竭盡全力。「
中大兄點點頭,道:「那就好,去吧,這一戰獲勝後,我們一起在美濃青龍寺喝酒。」
鬼島川清行了一個倭國禮節,告退離開了。
因為唐朝增兵,倭國也擴增了軍備,戰船已接近兩千多艘,密密麻麻的停靠在海岸之上。
遠遠看去,仿佛飄散在大海上的一大片海藻。
因為軍隊太多,根本無法統一指揮,六萬八千多人的軍隊,分成了十二個船隊,每隻船隊五千多人。
船隻太多,為防止船隻撞擊,每隻船隊相隔一刻鐘出發,首尾相連,有如一條海上長蛇。
阿倍比羅夫的船隊,位於蛇頭第一艘船。
他自出海後,始終抬頭望著天空。
如此寒冷天氣,並不適合海戰,倘若氣候變得惡劣,船隊必須立刻返回港口,放棄一切計劃。
幸好,今日的天氣和預測的差不多,雖算不上晴空方里,卻也不會出現太大的海浪。
倭國的九州島,距離百濟有六百多里,鼓足風帆,三四個時辰就能抵達。
不過要抵達百濟,必須先繞過新羅。
倭國與新羅之間,雖暗中同盟,但依然相互防備,如此大的船隊行動,自然瞞不過新羅。
正午時分,新羅良州守將便得到急報,有倭國大量船隊,正朝新羅逼近,在距離新羅百里左右,轉道向西。
他急忙派人快馬傳信,將消息傳回都城。
當新羅王金春秋得到消息時,已到了下午時分。
金春秋急忙召集大臣們商議。
金法敏笑道:「父親不必擔心,倭人的目標肯定是熊津港的唐軍!」
金春秋目光閃煉著,狐疑道:「他們不是答應唐朝,要攻打蝦夷,怎的掉頭去打唐軍?」
金庾信眯著眼道:「大王,唐人有一句話,叫兵不厭詐,倭人看來已深得其精髓。」
金春秋想了想,微笑道:「很好,想不到倭人竟把所有人都給騙過去了,以前倒是本王小看了他們。」
金法敏笑道:「父親,咱們正可坐山觀虎,倘若倭人勝,就趁機進犯百濟,
若唐人勝,就聯合大唐,出兵倭國。」
金春秋捻須道:「此計甚妙!金大將,軍隊那邊也要做好準備才是。」
金庾信道:「臣領命。」
話分兩頭,倭軍繞過新羅後,又沿著百濟海岸,一路向西。
不多時,船隊便抵達了白江口。
白江口是百濟第一江「大江」的入海口。
阿倍比羅夫當即傳令,讓六支船隊沿著海口進入大江,由副大將蘇我赤兄統領。
他自己則帶著剩下的六支船隊,前往攻擊熊津港。
夕陽西沉,暮色蒼茫。
阿倍比羅夫迎風而立,站立船頭,手持利刃,想到即將突襲唐人營寨,又是興奮,又是緊張。
半個時辰後,暮色更沉,沿途並未遇到哨船,可見唐人已沉浸歲末喜慶之中,毫無防備。
又過一刻鐘,前方黑影重重,已能瞧見港口輪廓,黑影之中,隱隱傳來火光。
阿倍比羅夫自以為計劃得逞,迎風大笑,朝前一指,道:「誰願做先鋒,痛擊唐軍?」
一名倭將上前,道:「我上條中信願往。」
阿倍比羅夫准之,將第三船隊交給他指揮。
倭將跳下一艘小船,傳下號令,數十隻小船隨他朝港口衝去,有如離玄之箭只須臾功夫,眾船殺上港口。
此時阿倍比羅夫的座船距離港口已近,眺目遠望,只見唐軍港口一片混亂,
四處火起,喊聲震天。
阿倍比羅夫大喜,笑道:「都說唐人如何了得,今日一見,言過其實。」
一名倭將道:「還是王子殿下的計策高明,唐人毫無防備。」
阿倍比羅夫瞪了那人一眼,道:「胡說,這都是女王的謀略,再敢胡言,軍法處置。」
那將領低頭不敢多言。
此次計劃,除了突襲唐軍外,還要聯合百濟軍隊,攻打泗城。
阿倍比羅夫見頭戰如此順利,當下命三支船隊守住港口,親率另兩隊踏港,
好儘快結束此戰。
當他上得岸後,上條中信來報,唐人已經潰敗,棄港而逃。
阿倍比羅夫當即親率人馬,前往追擊,追不到兩里,忽見前方火光明亮,一處矮坡之上,停著一支唐軍。
只聽為首的唐軍將領大喝一聲,提槍策馬,朝倭軍衝殺而下,正在潰逃的唐軍也忽然掉頭,反殺而來。
有倭將叫道:「不好,中計了。」
阿倍比羅夫深知這種情況下,絕不可混亂後退,大喝道:「不必驚慌,援軍稍後即到,正面迎敵!」帶著人,與唐軍奮力廝殺。
然而倭軍披甲不足兩成,無論氣力、鬥志、技巧皆不如唐軍。
戰不多時,倭軍便節節敗退,阿倍比羅夫也被一名唐將捅了兩槍,身受重傷,只得後退。
撤到港口,正想據港而守,讓海面上的倭軍來援,卻見海面上出現一支龐大的船隊。
船隻不多,卻都是怪獸一般的巨大戰艦,乘風破浪而來,箭矢如雨,船上還有拍杆,每一次落下,像拍蒼蠅一樣,將一艘倭國小船拍毀。
倭軍在前後夾擊之下,頓時潰不成軍。
阿倍比羅夫不住呼喊,督軍死守,固待援軍。
廝殺持續了整整一晝夜,天色微明,倭人死傷無數,卻依然看不到援軍。
阿倍比羅夫躲在水港之中,不住催兵抵敵。
一名倭將道:「大將,一夜過去,不見援軍,只恐援軍也受埋伏。」
此時暮色雖沉,借著一縷東昇陽光,隱隱可見四周倭軍戶體不計其數,前方喊殺聲越來越近,卻是倭人鬥志衰竭,擋不住唐軍逼近了。
阿倍比羅夫心知敗局已定,等天色明朗,再無逃脫機會,當即跳上一艘小船,揚帆而逃。
唐軍雖堵住水港,然港口處水勢寬闊,倭人船隻又小,一心逃亡的話,唐軍很難阻截。
阿倍比羅夫借著黎明前的昏暗,從一艘唐軍大船側面逃走。
經過之時,忽聽「砰」的一聲響前方一艘倭國小船被唐軍拍杆擊散了架,倭軍紛紛落入水中,在冰冷的海水中不住掙扎。
阿倍比羅夫催船急行,幸而躲過拍杆攻擊,很快衝出唐軍包圍。
回頭看時,港口已被唐軍奪回,這三萬多人的倭國主力,只有不到一千人逃得性命。
阿倍比羅夫一路南逃,臨近白江口時,遠遠便看到火光沖天,海面有如火滾。
白江口入口狹窄,一旦被堵,情況只會比熊津港倭軍更慘。
阿倍比羅夫不敢多看,命船隻繞過白江口,急往九州返回。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