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陛下,臣要檢舉杜侍郎!
此時的承天門外,大臣們也都三三兩兩聚在一起。
杜復站在靠外側的一個角落處,銳利的目光穿過人群,望著遠處的杜正倫。
只見杜正倫意氣風發,正在與盧承慶、閻立本談笑風生,絲毫沒有意識到即將到來的危險。
杜復嘴角噙著一絲冷笑,慢慢挪開目光。
便在這時,高有道一臉嚴肅的朝他走了過來。
「杜兄,情況我都聽夫人說了。」
杜復臉色微變,哼了一聲,道:「我就知道,她遲早要告訴你。」
高有道走到他旁邊,低聲道:「她昨日被皇后殿下召入宮中,皇后殿下已知道此事,夫人非常害怕,這才告訴了我。」
杜復臉色一白,道:「皇后殿下也知道了?」
高有道沉聲道:「陛下只怕也知道了。你不該把公主和吳王都牽扯進去,如今事情已經鬧大了。」
杜復冷冷道:「那又如何,大不了和杜正倫同歸於盡!」
高有道感嘆道:「杜兄,聽我一句勸,暫且收手,剩下的交給陛下吧。」
杜復沉聲道:「你錯了,陛下就算要處置杜正倫,也需要有人出面指出他的罪行。」
高有道急道:「你不是已經向雍州府舉報了白馬商社嗎?剩下的交給他們便是。」
杜復哼道:「我信不過他們。」
高有道還要再說,遠處有一人朝兩人走了過來。
是李義府。
「杜校書和高校書有禮了。」李義府微笑著拱手道。
杜復和高有道都躬身作禮:「下官拜見李刺史。」
李義府來到杜復旁邊,低聲道:「杜校書,借一步說話。」朝著一處無人的官署走了過去。
杜復心中一驚,李義府這種人,絕不會平白無故來找他,一定是與杜正倫之案有關。
他深吸一口氣,便要跟過去,高有道拉住他,道:「杜兄,別被人給利用了!」
杜復擺手道:「高兄,我已是騎虎難下,有進無退的局面,這件事你不要再管了。」甩開他的手。
杜復來到署檐下,朝李義府拱手道:「不知李刺史找我何事?」
李義府眯著眼道:「杜校書,時間不多,我就開門見山了。你想對付杜正倫,我已知曉。」
杜復沉默不語。
李義府接著道:「你不必擔心,我來找你,是想幫你。」
杜復哂笑道:「幫我?」
李義府凜然道:「不錯,杜正倫身為戶部侍郎,卻以公謀私,對國家危害極大,我自不會坐視不管。」
杜復哼了一聲,道:「您是想憑藉扳倒他的功勞,再入中樞吧?」
李義府淡淡道:「杜校書,你要這樣說,我也不否認,在朝為官之人,誰心中沒點抱負呢?」
杜復沉默半晌,道:「你想怎麼幫我?」
李義府道:「杜正倫朝堂沉浮數十年,沒那麼容易對付。你年紀太輕,官職太低,一個不慎,不僅無法扳倒他,還有可能被他抓住破綻,反戈一擊。」
杜復道:「那李刺史的意思是?」
李義府道:「我知道你手中有白馬商社的罪證,把這些交給我,待會讓我來對付他。」
杜復眯著眼道:「原來說來說去,您是想獨得功勞啊。」
李義府道:「我跟他們打過交道,證據在我手中,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杜校書不覺得嗎?」
杜復道:「您若是這麼厲害,怎會被貶出長安?」
李義府挑了挑眉,不做聲了。
杜復拱了拱手,道:「多謝李刺史好意,待會就讓下官衝鋒陷陣,您幫我掠陣便是。」轉身離去。
李義府望著他的背影,搖頭感嘆道:「畢竟還是年輕識淺,成不了大事。」
半晌之後,通鼓聲響,韋思謙站在承天門入口處,高聲呼喊:「入朝。」
群臣按照位次入朝,來到兩儀殿西廡廊,排列班次,文武官員之中,各有五班能夠入殿。
杜復品級太低,只能在殿外階下列班,不過這也不代表他沒有進殿的資格。
待會會有一個流程,由殿外官員入殿奏報,那便是他入殿檢舉杜正倫的最好機會!
杜復在殿外站了沒多久,忽聽殿門口的禮儀官高喊道:「聖人到,群臣拜禮。」
按照朔望朝的禮儀,杜復等殿外臣子在禮儀官的唱喏下,雙膝跪倒,趴伏於地,朝大殿方向叩拜。
一共拜了三個稽首後,眾人才站起來,
兩儀殿的大門是開著的,外面的群臣,勉強能看到寶座台上皇帝的輪廓。
殿內群臣已各自返回躡席坐下。
只見侍中辛茂將出列,手中捧著一個長長的捲軸,開始宣布今年的人事調動。
外面的人聽不到他的聲音,幸好大殿門口有禮儀官,會將辛茂將的話複述一遍,眾人聽得清清楚楚。
最先受到嘉獎的是參加熊津港之戰的全體將官。
以劉仁軌為首,所有立下功勞的將官,都受到封賞。
其中劉仁軌的階官升為了開府儀同三司,這是文官之中,最高級別,從一品。
如今的朝堂文官之中,也只有于志寧一人的階官,位於這個等級。
杜復對劉仁軌和狄仁傑已經沒有了恨意,聽到劉仁軌不斷升官,心中只有羨慕。
「以他如今的官職和威望,只要回京,肯定拜相,哎,也不知陛下為何還不讓劉仁軌回來。」杜復心想。
姜恪升為左驍衛大將軍,劉仁願雖未返回營州,也升為了右屯衛大將軍,孫仁師升為右武衛將軍。
另還有潘龍等作戰優秀的將領,各有晉升,有的升一兩級,有的直接升三四級。
這種升官的力度,也只有武將能夠做到。
這次不僅杜復羨慕了,所有文官都充滿羨慕。
他們要升官升職,都必須苦熬個幾年,每年考評都上等才行。
武將們卻僅憑一場戰役,就完成了他們需要努力奮鬥十年的目標!
不少人心中已在琢磨著,將來找機會轉為武職,也許更有前途。
接下來,則是各州縣官員的遷調。
此事與殿外各州縣的官員息息相關,不少人都豎起了耳朵,心中充滿了期待。
很快,一批考評優秀的官員,被遷調到了長安,其中最出風頭的是韋待價,被升為金吾衛中郎將。
輪到京中官員時,杜復豎起了耳朵。
隨著禮儀官將辛茂將的話一句句複述。
階下群臣臉色都變了,相互間打著眼色。
他們都已聽說,盧承慶今年要拜相,杜正倫要升為戶部尚書。
然而念了半天,根本沒有提到兩人。
只提到張柬之、韋思謙被加封崇文館學士,負責修訂新律,還有李吉被升為雍州司馬,趙持滿被冊封為雍州司法參軍。
大殿之內的眾大臣們,臉色同樣充滿驚訝。
上官儀朝徐孝德看了過去,露出詢問的眼色,徐孝德則搖了搖頭,表示他也不知情。
臉色最難看的要屬盧承慶和杜正倫了,兩人都皺緊眉頭,對視一眼,表情都充滿困惑。
杜正倫悄悄瞥了皇帝一眼,見皇帝神色自若,心中頓時有些不安。
辛茂將的聲音,繼續在大殿中迴蕩,許久之後,終於全部念完了。
按照流程,群臣開始議政。
正日裡堆積了不少朝政,六部九寺的官員紛紛出列,將政務提出來,然後其他相關部門的官員加入討論。
盧承慶和杜正倫顯然都有些心神不寧,今日的話比平時少了一些,思緒也不如平日敏銳。
這一討論,便是兩個多時辰,終於到了廊下食的時間。
盧承慶和杜正倫一出朝堂,便去找徐孝德,詢問兩人升職的事。
徐孝德只能苦笑,道:「老夫也不知啊,昨日老夫離開吏部時,遷調名單上,依然有兩位的名字啊!」
只有中書省的宰相和皇帝,有資格將誥書拿過去修改。
兩人當即又找上閻立本和上官儀,兩人也都說沒有修改過。
盧承慶嘆了口氣,道:「如此來看,是陛下將誥書修改了。」
杜正倫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沒有做聲。
盧承慶又去找了辛茂將,向他詢問情況。
按照流程,被皇帝修改過的誥書,需要先送到門下省,門下省通過後,才送到吏部。
辛茂將證實了兩人的猜測。
昨日夜裡,有文吏來報,說內侍監連夜送來一份誥書,正是官員遷調的誥書。
辛茂將說他當時連夜入宮,並未仔細看,便直接通過了,並不知道兩人名字被劃掉了。
這話顯然是在敷衍。
他連夜入宮,不可能不仔細查閱那份誥書是否被改動過。
當然了,既然是皇帝改的,指望辛茂將將其駁回,那也不現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