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唐,我妻武則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6章 冊封伯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96章 冊封伯爵

下朝之後,李治召見王及善,詢問百濟情況。

扶餘福信的話他信不過,所以想聽一下金燕那邊傳來的真實情況。

王及善答道:「回陛下,根據金燕傳來的最新消息,福信的軍隊,確實在光州遇到困難。」

「那依你之意,咱們要不要幫他?」李治問。

王及善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了,沉聲道:「臣以為不僅不能幫他,還應扶持金燕,立刻取代他。」

「扶餘義慈還未消滅,現在動手,是否太早了些?」

「陛下有所不知,那扶餘福信最近有很大變化。他起勢時,任用大量馬韓人,如今成勢,卻將那些馬韓人冷落,再次重用扶餘貴族。」

李治表情一凝,聽到扶餘貴族,立刻聯想到了高句麗。

「剛才朝堂之上,你說扶餘福信派人與高句麗聯繫過,是真的嗎?」

「是的。」王及善點頭道:「這是金燕打探到的消息,福信派一個叫扶餘全的大臣,

悄悄北上,去了高句麗。」

「扶餘全是誰?」

百濟的情況,李治還算了解,扶餘福信身邊的人,他也大部分知道。

扶餘全這個名字,卻是頭一次聽到。

王及善解釋道:「那扶餘全也是百濟王族,是扶餘義慈的堂弟,他的妻子是泉蓋蘇文的妹妹。」

「百濟大臣之中,以此人與高句麗關係最好,每次扶餘義慈派人出使高句麗,都會派遣扶餘全。」

李治挑眉道:「他是最近才投靠扶餘福信的?」

「正是。寶女王離開百濟後,義慈軍勢大衰,士氣低迷,正逢黑齒常之領兵殺來,扶餘全主動請命,抵擋黑齒常之。」

「結果義慈命他為統帥後,此人帶兵反水,投靠福信。福信因此對他極為重用!」

李治點點頭,扶餘福信重用此人,顯然就是為了恢復與高句麗的關係。

王及善接著道:「陛下,福信已經開始排擠金燕,任何大的決策和事務,都不讓她參加。」

「難道他猜到了金燕是咱們的人?」

王及善道:「應該不是。福信不僅排擠金燕,對黑齒常之也多有提防。原本所有軍隊,都由黑齒常之統領,如今此人已被削了很多兵權。」

李治若有所思的道:「如此來看,只要能威脅到他王位之人,他都開始提防了。」

「依臣來看,此人權力欲極強,不希望任何人威脅到他的王位,包括咱們。」

李治眯著眼,道:「所以他才派人聯繫高句麗,到時候想利用高句麗,來制衡咱們。

「陛下聖明。」

李治問:「金燕如今在高句麗局勢如何?」

王及善道:「她在馬韓人中的地位,已超過她母親。不過福信已經收拾了所有馬韓高層,這也導致,她無力再與福信對抗。」

李治點點頭。

王及善接著道:「等扶餘福信打下光州,必定威信大漲,到時候我們再扶持金燕對付他,也會麻煩不少。」

李治摸了摸下巴,道:「那依你之意,眼下怎麼扶持金燕為好?」

王及善道:「臣想向陛下一道旨意,將金燕的地位,提高到福信之上!」

「這樣就行了?」

王及善連聲道:「以咱們在百濟的威望,只要陛下明確支持金燕,福信手下應該會有很大一部分官員,投靠到金燕魔下。」

李治道:「支持金燕倒無妨,朕只是擔心,咱們前腳剛支持金燕,後腳福信就派人將她軟禁。」

王及善笑道:「陛下,百濟人不是請咱們幫忙打光州嗎?」

李治看了他一眼,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可以借這個機會,派兵前往光州,表面打義慈,實則保護金燕。

「派兵保護她倒沒問題。只是金燕光靠咱們支持,畢竟不是長久之策。」

王及善道:「陛下放心,金燕一直在暗中拉攏黑齒常之,她最近一次傳來消息,說已制定好計劃,有八成把握拉攏此人。只要有此人支持,金燕便能與福信分庭抗禮!」

李治道:「需要朕做什麼嗎?」

王及善拱手道:「陛下只需下一道旨意,嘉獎百濟所有君臣。尤其重點嘉獎黑齒常之,讓他和福信的賞賜一樣。」

「這樣就行了?」

王及善道:「是的,以福信多疑的性格,只要陛下下旨,黑齒常之這個前軍統帥,肯定就做不長久了。」

李治擺手道:「好,就依卿之言。」

當天夜裡,李治便下了好幾道旨意,送到兩省蓋印後,由兵部加急送往遼東。

劉仁軌得到皇帝最新旨意後,立即調主力返回營州駐紮,防止高句麗偷襲。

姜恪也得到新命令,帶領一萬兩千名唐軍,回到熊津港駐紮。

關於百濟的旨意,李治也命人全部都交到他手中,由他與金燕聯繫,全權負責百濟的事務。

兩人相繼領兵離開後。隼州地區留下的唐軍,只有一萬五千人。

這一萬五千唐軍,和姜恪的一萬唐軍,都是李治從長安調過去的羽林衛。

這支軍隊不僅戰力強,而且是唐軍內部唯一的職業軍隊,有俸祿可領,適合長期駐紮海外。

劉仁願被冊封為集州都督後,下令將筑紫朝倉宮改為隼州都督府。

他按照朝廷的命令,並未立刻出兵占領其他地區,而是派出使節,開始拉攏九州的集人族。

和族占領九州時間並不長,九州南部地區的各個令制國,依然由集人族控制。

九州各地區的守護率,已知道倭國將他們割讓唐朝,又見唐人並未立刻動武,各地首領,紛紛前往集州都督府,拜見劉仁願。

另一邊,姜恪回到熊津港後,正準備領兵前往光州,卻發現一件奇怪的事。

原本港口附近,總有很多百濟流民,想要前往大唐。

然而這次回來後,卻發現港口之外,只有商人來往,一個百濟流民都看不到。

姜恪朝留守熊津港的張副將一問,才知是扶餘福信派人來過熊津港,禁止唐軍將百濟人轉移去萊州。

張副將沒有理會他們。

於是扶餘福信派人將前往熊津港的所有道路,全部設卡,不准百濟流民過來,想逼他們同意。

張副將手下兵少,不敢擅作主張,只好向營州匯報此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