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開始也是罵過的。楊政聽了心中惱怒,在提審的時候做了些「手腳」,明面上沒有任何傷口,武安郡王吃足了苦頭,也就老實多了。
忙碌了一下午,楊侍郎將三摞卷宗呈了上來。
姜韶華沒急著看卷宗,溫聲道:「這些日子,辛苦楊侍郎了。」
楊侍郎恭聲應道:「臣身為刑部侍郎,理當為郡主分憂。」
姜韶華誇讚楊侍郎精明能幹,楊侍郎自謙一番後張口告退。
待楊侍郎走後,姜韶華叫了楊政過來:「今日問審,三位藩王都說了什麼?」
楊政記性好得很,幾乎一字不漏地學了一遍。最後還義憤填膺地加了幾句:「東平王父子沒什麼可說的,必然要處死。以臣看,也不能放過淮陽王和武安郡王。」
「武安郡王心胸狹窄,十分記仇。若是放他回藩地,九成要造反。」
「淮陽王就更不能放了。他在牢中待了這麼久,從未說過太皇太后半個字不好,也從未流露過對郡主的嫉恨怨言。越是這樣,越要提防。」
這樣的話,官場老狐狸楊侍郎是絕不會說的。
楊政身為南陽王府屬官,自詡是郡主心腹,慷慨激昂地表了態。
姜韶華不置可否:「你先退下吧!本郡主要仔細看一看卷宗。」
第653章 赴死(二)
天黑之後,天牢外的御林侍衛換了一班。
劉恆茂今夜當值,穿著銀亮的軟甲,在天牢內外巡視。
此次宮變,對皇室幾乎是滅頂之災,死在宮變中的文臣武將也都是倒霉鬼。南陽郡主是最大的贏家。
至於劉家,提前就下了注,劉恆昌數年前就去了南陽王府做親衛。這幾年劉恆昌一直在練兵,在親衛營里嶄露頭角,深得郡主重用。在平州一戰中擊潰柔然大軍,更是一舉名震天下。
劉恆茂和劉恆昌是堂兄弟,平日裡書信來往不斷。在郡主領兵進宮誅殺逆賊之後,劉恆茂毫不猶豫地投靠郡主,也有了從龍之功。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劉恆茂日後必受重用。不管是去哪裡領兵,總比整日看守天牢強得多。
劉恆茂口中不說,心裡也在琢磨著這個問題。
以後謀個什麼差事合適?繼續留在御林軍,還是調任去別的軍隊?或者是去邊軍?如果能讓他領兵上陣殺敵,就再好不過了。男兒建功立業,就該征戰沙場。整日憋在皇宮裡,實在無趣。
一個御林侍衛匆匆過來,低語幾句。
劉恆茂瞬間回神,迅速上前。
一群高壯的親衛,簇擁著南陽郡主大步而來。
當日宮變中,姜韶華的親衛死傷頗重,兩百親衛只活下來三十多個,還有幾個受了重傷,都安置在王府里養傷。
之後郡主一直低調,和太皇太后修復關係,顯然這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盧玹喪信一同來的,還有一千南陽親衛。這些親兵,個個都是親衛營里的精兵,對郡主忠心不二。他們身手出眾,人人識字,能讀兵書。這在時下的大梁朝,幾乎都是低等武將的標準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