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度韶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0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朕已和陳丞相王侍郎商議此事。就從京城開始,從吏部開始,重新豎立官場吏治之風。」

「大梁官員眾多,分任各地。此事推行起來,不是易事。不必太過急躁,一步一步推進。」

「路雖遠,行將必至。」

路雖遠,行將必至。

陳郡守將天子的回信看了一遍又一遍,默默品味其中的雄心壯志,只覺心潮澎湃,難以平復。

她來汝南郡半年多,借著天子威勢和祖父父親撐腰,大刀闊斧地整頓汝南郡官場。就這也離眾下屬歸心差得遠。治理一郡尚且如此不易,皇上要治理大梁萬里江山,更是艱難。

吏治變革不是小事,牽一髮動一身,怎麼謹慎都不為過。

……

第806章 番外之變革(一)

吏部從上至下大換血,外任官員紛紛被抽調入京城。

沒等他們持著拜貼登王家的門,王侍郎便召集眾人開會。

陳丞相兼任吏部尚書,吏部人事變動都由陳丞相最終敲定拍板。此次重要會議,陳丞相自然是要來的。

陳丞相話語不多,言簡意賅:「你們都是連續五年考核優等的官員,才被調入吏部當差。」

「皇上勵精圖治,對吏部要求頗高。爾等食君之祿,理當為君分憂。」

一眾吏部官員,戰戰兢兢,拱手齊聲應是。

他們大多是原來的丞相黨官員。不過,王丞相已經辭仕幾年,年輕的王侍郎又是出了名的忠臣,對女帝陛下忠心耿耿。丞相黨三字已經很久沒人提了。

女帝陛下用人不拘一格,從大梁各州郡調人進京城吏部,為的就是革弊出新,整頓吏治。他們以後就是女帝陛下的手中利刃。被這般選中了,真不知是他們祖上積德,還是霉運當頭。

來都來了,躲也躲不開,只能硬著頭皮,聽令當差吧!

陳丞相敲打過後,王侍郎拿出幾頁紙,不疾不徐地宣讀吏部新政。

一眾吏部官員,齊刷刷地挺直腰杆,各自凝神傾聽。

陳丞相看在眼裡,心裡暗暗滿意。

女帝陛下讓王瑾掌吏部,著實是一步妙棋。丞相黨官員遍布朝堂,想徹底拔除,一則傷筋動骨無人可用,二來朝野動盪人心難安。殺一批,打壓一批,再提攜一批,慢慢分化,收歸己用,這才是成熟的帝王手段。

進程慢些不用急。女帝陛下青春韶華,還能坐幾十年龍椅,一步一步慢慢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