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是在之前,她完全不需要考慮外界因素的時候。
至於技術之類的東西,阮星回左思右想,還是將它往後壓了壓。
不是她不願意這時候拿出來。
而是現在學校的人數太少,主要收益也都來自於交流會。
阮星回雖然有一個支線任務,但是她,包括系統本身,以後的重心還是要落在學生身上的。
交流會的存在只是為了快速積累起來一定量的積分,促進學校的發展速度。
等到學校走上正軌以後,這個交流會,學校也不會繼續像現在這樣,幾乎全年無休地舉行了。
系統里開出的那一條支線,直到現在,進度條也沒有往前走多少。
要不是阮星回還認真地拿了根尺子去量,她都快要忽略掉那一毫米的新增進度了。
想要完成這條支線,光是靠交流會那是肯定不行的。
阮星回更傾向於,以後直接將教材公開售賣,放棄這一部分的積分。
只不過因為學校現在缺積分,阮星回還捨不得放手而已。
最多兩年,交流會就會改制。
阮星回要做的,就是在那之前,將學校的規模擴展得更大。
樂觀估計,等到明年九月開學的時候,星空學院的學生數量就會變成三千五百人。
而阮星回現在要做的,就是做好學校的規劃,將學生們即將用到的教室和宿舍都準備好。
好在之前阮星回已經將周遭的地皮都申請下來了,雖然因此背了好多年的貸款,但這個時候行動起來就遠比之前要方便太多。
只是打了個蓋新校區的報告申請,阮星回這邊就開始動工了。
小耿是第一個收到申請書的人。
上次從星空中學回去以後,他就已經被師友逸提醒過了。
無論阮星回這邊再有什麼動靜,都立刻通知他。
事實上,不通知也不行。
這個申請,本就不在他的批覆權限內,無論如何都要上報的。
小耿也只能在上面簽了字以後,再遞交給上級,由上級遞交給更上級的師友逸。
這是流程,不能錯亂。
不過他提前跟師友逸說一聲也是可以的,畢竟誰還不知道他以前是師友逸的機要秘書呢?
沒有人會介意他這一點小小的出格舉動,因為他就算不做,別人也會認為他做了。
同樣被特意叮囑過的還有縣教育局的局長。
於是,阮星回的申請就這麼一路暢通地放到了師友逸的桌面上。
看著報告上面提到的施工範圍、建築物數量,師友逸也忍不住抽了抽眼角。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