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誰會在山裡蓋學校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就像是地方上的糧倉一樣,每年收入一些新糧,再散出去一部分之前屯的、但是沒有特殊情況所以一直沒有被動用的舊糧。

一進一出之間,雖然在資金上會有一定的損耗,但一旦出現了意外情況,這批糧食隨時都有可能成為救命稻草。

秋菊的想法也是仿照這個模式。

蔬菜能夠長期儲存的種類也就那麼幾個,儲存的量也很難上去。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這些蔬菜也只是作為大傢伙食中的少數派,更多的是為了維持人們體內所需要的基本維生素水準。

而如果長時間不吃主食,或者可以替代主食的食物,身體再好的人,也扛不住。

當然,如果有條件的話,秋菊還希望學校里能再多個冷庫,冷凍儲存一定的肉食。

學生們都還在長身體的年紀,雖說素一段日子還不至於傷身,但她作為大廚,本就關心這個方面,自然是希望在特殊時期依舊可以讓孩子們吃得舒心一點。

秋菊的顧慮不無道理,這樣準備也挑不出什麼錯處。

唯一比較麻煩的問題或許就是食材倉庫的位置,應該安排在哪裡。

高中校區已經將整座山占滿,雖然山腳下還有一定的高度沒有建築物覆蓋,但是那個位置,如果真的碰上泥石流或者地震,絕對是最先被亂石泥水淹沒的危險地帶。

而作為大家的重要後備,食材倉庫必定要安置在一個比較安全,並且足夠乾燥的地方。

阮星回看來看去,最終還是決定將它放在正在重建的小學初中校區附近。

這兩個校區,雖然同在一座山上,但是阮星回是分開建設的,兩者之間也有一段距離。

這段距離,塞下一個倉庫不是什麼大問題。

並且兩個校區現在的地基都已經基本打完,穩固性已經算是比較不錯了,只要倉庫本身的抗震等級夠高,就很難出現什麼問題。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離高中校區略遠。

別看兩座山頭相鄰,但彼此之間想要通行的話,還是要先下山,然後再從山腳上另一座山。

到最後還是要路過山腳的區域,但因為是在兩座已經施工過的山中間,這片區域比起其他山峰腳下還是更安全一點。

實在不行,還有學校的老師們可以幫忙。

正好倉庫建設起來以後肯定要大批量儲存一些糧食的,到時候動靜一定不小。

這個距離,倒是和學生們的學習區域完完全全地分隔了開來,互不打擾。

因為這件事比較緊急,所以阮星回也是難得的沒有讓系統拉長工程進度。

在眾人眼中,星空學院的食材倉庫只用了短短三天的時間,就已經建成收工,而且還是完全符合各種食材收納標準的倉庫。

而這個時候,也才是星空中學的食堂完成了食材採購工作的時間。

畢竟是要涉及到那麼多人的口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