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誰會在山裡蓋學校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6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只不過是因為符合要求的學生數量比較少,這才顯得好像沒有什麼存在感。

但實際上,今年,星空大學各個院系暑假留校實踐的學生數量卻是已經達到了5000人。

這個數字大概占據了放假前全校學生人數的3%。

不過,五千人丟在十來座山頭上,也只是很小的一個部分而已。

新生報到結束後,今年新生的統計情況也確定了下來。

六萬名新生,在全國各個省市區域進行招生,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23.

比第一年招生的時候足足提高了一百分。

這個數字比阮星回預想的還要高一點,看起來,漸凍症治療技術和農科院的感謝信起了不小的作用。

有了這麼多的學生,星空大學的老師們,尤其是醫學院的老師們,也重新將工作重心轉移回了校內教學的問題上。

第二批臨床試驗的志願者們已經全部手術完畢,剩下的工作大頭就是每日的復健和理療。

這一部分所涉及的機密並不算最高級,再加上本身入職的醫護們都是經過篩選的,可靠度上還不錯,所以大部分工作都被下放了下去。

當然,工作的整體方向還是由楊初帶領的團隊來制定的,最核心的技術還是掌控在自己人的手裡。

倒也不是阮星回和楊初他們摳門,而是現在技術不夠成熟,即便是楊初帶出來的第一批助手,現在也不能完全脫離楊初進行手術,還是需要他來鎮鎮場子。

他們的技術已經可以獨立手術,只是偶爾還是會有一些小細節上的疏忽,所以楊初還是會時不時地盯一下預防萬一。

第一批都還需要盯著了,更別提後面培養出的人手。

在這樣大家技術都不成熟的情況下,技術外流,泄密是一方面,安全問題卻是更重要的另一個方面。

漸凍症的治療涉及到神經學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一個人的癱瘓甚至是喪命。

一個尚未學成的人如果出去誤人子弟了,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太大了。

那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

等到技術成熟以後,對外教學是肯定會進行下去的,本身他們醫院也不會靠著這個方面來盈利。

像是這樣需要藥物和器材配合的技術,實際上的盈利大頭還是在另外兩個方面上。

並且,技術的傳播有利於提高學校和醫院在學術領域上的地位與知名度,綜合下來,將技術公開所產生的損失並不會影響太大。

畢竟,藥物和器材的配方以及製作方法,可都是緊緊握在他們手裡的。

甚至,連製作它們的工具,都是醫學院的實驗室特別製作出來的,在外界根本就沒有。

這就相當於是雙重的加密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十年內能夠被破解出來就算他們輸!

根據人群發病率計算,目前全世界範圍內的漸凍症患者預計應該有70萬人左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