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青沉默了。
「您意識到了,但因為祖宗之法,因為大勢所趨,因為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您選擇忽視。您試圖在不改變舊制的基礎上尋找新的道路,在不損害受益者的利益的前提下設法救國。」木良江質問道,「但是十多年過去了,您找到夢想中的那條路了嗎?」
海山青無言以對。
「沒有。」木良江替他答道,「您沒有找到。」
「既然如此,那為何還是不願意改變?為何不願意承認從前的想法與做法都是錯的?為何不願意摒棄舊制而謀求新法?」
「黃口小兒!」海山青怒道,「舊制,新法,改變,你當這是稚童嬉戲嗎?保寧帝與文正公變了,可是結果呢?國力非但沒有提升,反致生靈塗炭哀鴻遍野。最後只能草草了之,一敗塗地。你說來輕巧,但是一旦失敗,後果誰來承擔?不是你,也不是皇后,而是大周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
「人總會犯錯,但不能因為錯過一次就止步不前。正確的路,是在一次次錯誤的嘗試中找尋出來的。」木良江絲毫不退,據理力爭道,「只因皇后以女子之身執政,就讓你們畏其如虎狼,拼盡全力將其扳倒。大相公,下官在此問一句,您害怕的到底是黎民百姓受苦,還是您與您的追隨者手中的權力被搶走?您為的,到底是大義,還是私利?」
「你!」急怒攻心之下,海山青激烈地咳嗽起來。
「如今大局已定,不論您為了什麼,已經不重要了。」木良江接著道,「下官誠心相勸,莫要再做無謂的抵抗。順勢而為,才是對您,對您的族人與追隨者而言最正確的選擇。」
「皇后的抉擇到底是對還是錯,您也想要親眼看到結果,不是嗎?」
第120章 落幕
木良漪病癒之後開始著手處理政事,可謂雷厲風行,短短十日內,就以謝昱的名義連發數道聖旨,瑞王帶兵圍困永安一案有了初步的了結。
與謝庭、謝顯和海山青暗中勾結參與滇南大軍圍攻永安城的地方官員中,主要涉案者十八人,全部叛處斬刑;次要涉案者六十人,叛流放。朝廷下旨,以上涉案人員,皆罪不及家眷。
瑞王謝庭象徵性地罰俸三年,帶著他的十萬大軍返回滇南。世子謝旦則被封了殿前司都虞候一職,留任永安。
海山青貶為海倉知縣,聖旨頒下之日便動身前往海州上任去了。
他離開永安那日,從前的追隨之眾大多因為種種原因不敢正大光明地送行。城外柳絲亭中,昔日主戰派的主要官員只見於林甫與丁坤,再加上一個已經被罷官的李綱,總共三人。
反倒是木良漪這邊,有她與蕭燚,還有木良江、代替齊安美前往的齊轍、與海山青同榜進士出身的林如晦以及看著那麼多人過去他也跟了過去的譚萬年。
兩方人馬分站柳絲亭兩側,愈發顯得對面人員寥落。
海山青坐在馬車裡本不願現身,然而行出一段距離之後又折返回來,走下馬車,親自走到木良漪面前拜別。
也是他那一拜,替木良漪留住了於林甫。
海山青離開後的第三日,宮中下旨,提拔了新的宰輔——原兵部尚書於林甫升任左相,原禮部尚書林如晦升任右相。
也在同一日,宮裡接了丁坤告老還鄉的摺子。
其後數日,六部當中最忙的要數吏部。左右二相的人選定下之後,朝中緊接著便是一大番人事變動。
於林甫升職之後留下的空缺,由朝廷下旨請回太和年間被罷官的兵部尚書李綱重新擔任。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