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子奪妻,竟是美強慘忠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敬我大陶,國富民強,永享太平!」文武百官也舉杯齊聲高唱,看太宗飲完了酒,都仰頭幹了杯中的酒。

幾個樂師演奏完了幾首曲子,盧雲上場開始了琵琶獨奏,殿中的人都已酒過三巡,酒量不錯的人都覺得頭腦格外暈沉。太宗也扶了額,靠在龍椅上小憩。

陸易安熟讀史書,知道謀反一是靠之術,陰謀叛亂,架空皇權;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三是就靠陽謀,拼武力和兵力。他沒有攪動朝堂的能力,只想讓他父親直接登基,也不能直接用益州的八萬兵馬,只能靠牽制太宗的強兵力,先調走段家軍,然後離析東宮的兵力。

像他們這樣以小博大,必須擒賊先擒王,然後一擊即中、當機立斷、斬草除根。

所以陸易安從腰間抽出軟劍,直接刺向了太宗的左胸,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時,又直接從御前跳下台階,殺了太子,接著殺了最有希望奪嫡的三皇子,陸風跟上來,幫著陸易安殺完了太宗的其餘六個皇子。他們在擊殺的時候,盧雲繼續還在彈奏琵琶。

激越高亢的琵琶曲中,百官看到御前侍衛舉刀殺死了太宗,又開始殺皇子。陶朝權貴喜食五石散,服用過後產生的幻覺讓人飄飄欲仙。很多人一時還沒反應過來,怕不是這宮中的酒也加了五石散?為什麼自己全身發軟,產生了幻覺呢。

直到禁軍入殿,圍住了所以出口,控制了太極殿,高喊「太宗已死,恭迎新帝~」才反應過來,這不是太宗的壽辰,而是太宗的忌日啊。

又看到陸天立走到了龍椅前,身後站著的是太宗的御前侍衛,才明白這是真的改天換日了。

陸天立父子成事後也需要官員,陸易安早整理了名單,分成「會歸順」、「可歸順」和「不可歸順」。

當晚參加晚宴的官員共八百餘人,齊聚一堂,剛才言笑晏晏談笑間,太子一黨,以及太宗的忠實擁躉都不知道,他們早就在「不可歸順」名單上,家中已被幾個月前就潛入長安的精兵和羅剎門門眾控制。這些人都是高手,一人抵普通將士幾個人,控制長安城中數量並不多的府邸,綽綽有餘,還剩下兩千多益州精兵埋伏在宮外。

很多官員都歸順了,他們有的只想做官,誰是天子都可以,就跟普通老百姓不會在乎這天下是姓李還是姓陸。有的本身就對太宗不滿,特別是不滿太宗曾經也是靠東征西討幫高宗打下的江山,卻在自己當皇帝後謀害武將,使大陶朝除了段旭父子,竟快無人可用。當然也有在太極殿內就怒斥陸天立的,被當初斬殺兩個人之後,也就沒人說話了。

繼續在大平朝為官的還有五百多人,所以那晚發生的事情被很多人帶出了太極殿。

後世的說書人是這麼講的:「那晚啊,平朝的太子陸易安,也就是陶朝的那益州質子。原來啊,他不是什麼浪蕩紈絝公子哥,而是韜光養晦、臥薪嘗膽十年啊。其實他啊,深謀遠慮,武功高強,當晚假扮成了陶太宗的貼身侍衛,太宗壽宴時還就在御前站著。太宗和參宴的文武百官,都喝了毒酒,全身癱軟。這平朝太子啊,從甲冑抽出一把軟劍,左手使劍,一刀刺死了陶太宗……」

「你肯定要問了,就這麼容易嗎?那是因為陸易安啊,把陶太宗和幾個皇子都殺了啊。主子都沒了,那些當兵的還拼什麼命?為誰拼命呀?你說是不是?……」

還有很多故事流傳到了後世,但是故事裡沒講陸易安殺了陶太宗就出了宮,又去了哪裡,做了什麼事。

回到那晚。

陸易安先是讓人開了宮門,將那益州將士都放了進來,布好了任務就去那些被圍的府邸察看了一番,確認沒有問題就快馬加鞭去了城南將軍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