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刻得慢,然而玩偶好做,可以先推出這門生意,韓掌柜便又跟著下了五百份訂單。
翌日一早,書鋪門前便撐上了立繪,這已然成為書鋪的特色了,當初不少人就是被立繪吸引,開始入了收集小像這條燒錢的路。雖然過程滿足,但確實費了不少錢,就在他們痛定思痛決定守住荷包的時候,不巧,那位「懷瑾」先生又出新書了。
看著名字,似乎跟種地有關的,還有出海探險的情節,不少人駐足觀望,覺得還算有趣。
韓掌柜恰如其時地將陶哥兒同款小玩偶擺上,軟乎乎、活靈活現的陶哥兒一亮相,圍觀者瞬間心折,這也太可愛了。
女眷們徹底走不動路了,摸了摸荷包,欲哭無淚起來,看來這回的荷包又該守不住了……
宋瑜那本以自己兒子為原型的話本一經面世,迅速兜售一空,跟上回沒什麼兩樣,畢竟有他這「懷瑾」先生的名號在,大伙兒也願意為了他這名號買單。待看過之後,機靈古怪的陶哥兒迅速俘獲了眾人芳心。
雖然也有非議聲,覺得陶哥兒小小年紀有這樣的種地天賦不切實際,世上怎麼可能有人憑藉種地便封侯拜相的?更有人質疑所謂海外良種的真實性,壓根不相信海外還有一片比夏國還要寬廣的陸地。
但是更多的人壓根不在乎這些,他們在乎的是這話本情節過硬、看得人心裡舒坦,而且裡面的主角也確實討喜,至於是否真有良種,除極個別較真的,誰在意呢?
針對這本書的討論越多,書鋪生意自然也就越好,到最後玩偶都供不應求了。
韓掌柜坐在家中美滋滋地收錢,一下午功夫已經逮到好幾個過來探消息的同行了。換做平時,韓掌柜指不定氣炸了,但是一想到小神童那出挑的腦子,又穩如泰山起來。他不著急,急得是這些拾人牙慧的同行。自家這麼多花招,學得明白麼這些人?
話本原本只在外頭買,但沒多久宋允知竟然在國子監發現了它。
國子監的學生們也是在家中得知這話本,本是隨意翻開,不想看了幾頁便入了謎。他們大都認識允哥兒,看過之後都覺得這書中的小孩兒跟允哥兒一模一樣,是以便有人過來打趣。
宋允知當然搖頭:「不可能,不是我,你們看錯了!」
他不僅否認三連,還據理力爭,詳細解釋了他雖然有陶哥兒的優點,但是陶哥兒身上的缺點他是一點兒都沒沾上的,所以,話本不可能是照著他寫的。
沈淵等人聽後,不約而同地靜默下來,這吹噓說大話的毛病,跟陶哥兒活脫脫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說不像也得有人信啊。儘管宋允知再三否認,卻架不住有人自動帶入他的臉,而且一旦代入,便發現所有的情節都該死地合適,後來,不少國子監的學生也買了玩偶。<="<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