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夫郎是惡毒男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時哥兒應了一聲去尋時夫人。

蕭高陽扶著時閣老走。

「我們就他一個孩子,你相當於是我們的孩子了。這次我退下來跟你沒甚關係,卻讓你少了一份助力。不過你放心,門生故舊還在,只要你想更進一步,他們還會給老夫一個面子。」

蕭高陽當然有野心更進一步,他寒窗苦讀多年考上狀元,決不會止步於此。

「我還需要向前輩們學習。」蕭高陽謙虛的說。

「你還需要亮眼的政績。」時閣老指出蕭高陽所欠缺的,「你在翰林院做的事很好,但也僅僅限於翰林院。在朝野之中沒有聽見你的聲音,你做官剛開始是要做給上官看的,讓上官賞識你。要想再進一步,你就要做給滿朝文武看,做給天下人看。」時閣老面上帶笑,卻有運籌帷幄之態。

「你走得穩,走得慢,但也不出彩。」

蕭高陽心中震動,一時之間無言。

作為狀元,他的升遷路一般都是翰林院內部升官,從從六品修撰到侍講學士或是六部主事,在翰林院慢慢升遷,再去地方鄉試擔任主考官攢政績,這樣等資歷到了,再修幾本書就可以順利擔任侍郎職位,當然也有可以被外派出去。

蕭高陽仔細想了想,他發現自己確實在按著這樣的道路走。

走得穩,走得慢,但也不出彩。

蕭高陽拱手向時閣老請教:「請岳父教我。」

時閣老把他扶起來,「你的路沒錯,只你缺少重大的政績。像是這次清丈田地的事,功勞已經分完了,像是地方上的徐州太守,這次改田改得好,都察院的小崔大人到了地方也抓了貪官污吏,這也是政績。」

蕭高陽聞言既為好友高興,又不禁開始想自己的路。

時閣老說:「若還有這樣的機會你要趁風楊帆,跟著前進。還有一則就是發揮自己的優勢。你的文章寫得好,不然筆記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推崇。」

「你可以多觀察朝中的毛病,把它們寫成奏摺呈出去。他們有自己擅長的事,你同樣也有自己擅長的事。我看出你寫文章的好,謹慎細心,穩重。你還有其他的地方我還未看清楚,這要你自己去看。」

第168章 出海

鄭山辭手傷了公務都交給范侍郎來批閱。他自己帶著幾個吏員帶著地圖去看漕運的路徑。

「鄭大人,這處碼頭是用做中轉站的。」吏員小心的介紹。

「這處中轉站連接太倉跟京城,江州的運輸。」

鄭山辭看了這處河段,「我走進去看看。」

鄭山辭比照著地圖看,地圖畫得倒是清楚,他的手指在地圖上比劃一下,「這處為何不打通,這樣就可以少一個碼頭,這條河修一個大橋,還能聯繫兩邊的百姓。」

吏官面容一怔,想著藉口:「可能工程量太大。」

「這地方每年都要吞不少錢,修一座大橋就把這錢省下來了。」鄭山辭卻是不贊同。

這處碼頭的稅收少,牽扯三方勢力,三方都要咬下一塊肉,再者對漕運運輸也太麻煩。

鄭山辭打定主意回戶部寫奏摺呈上去。吏官不好阻止,待鄭山辭走後跺跺腳,一臉沮喪。此處的生財之道也沒了!

鄭山辭的奏摺呈上去後,魏首輔就票擬同意了,武明帝批了硃筆。杜岳計算了工程量,找戶部要三十五萬兩銀子。

鄭山辭分三次給工部,第一批款子十萬。

工部有錢了,杜岳就帶著人開工。

光是鄭山辭讓他們造大船,還有造橋這事就已經能讓工部忙碌五個月了,這半年的時間都去了。工部的官員對鄭山辭倒是和善,這是他們的財神爺,今年的政績還要從鄭山辭出的主意里撈。

鄭山辭上奏朝廷通漕運之便,而後用心經營戶部名下手工業,他派趙主事去江南紡織局巡查,看能不能找出一二貪污的證據,另在京擴大紡織坊的規模。

官不與民爭利,一月木材價格低,鄭山辭當即讓戶部囤積木材,糧食在去年秋收之際已經囤好了。一些期貨只能看為官者的見識和對時局的把握,終究不是細水長流之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