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全都磁石吸在牆壁上。

她站起來仔細打量,將占據中央的圖紙挪到邊上去。

啪嗒。

這是磁石吸在鐵板上的聲音。

皇帝低頭繼續批閱奏摺,這一看眼裡有些驚異。

這是奉天將軍上奏的摺子,在其治下復州沿海的一座漁村聚集了上萬人,人口還在增加,多是從江南福建遷徙而來。

已經派人詢問是準備建設船廠,上折詢問是否將這些人驅散。

皇帝思索了一下,復州已經靠近大清龍興之地,近年往這邊遷徙,但是人口數有控制。

復州一偏僻地方突然聚集了這麼多民人,也難怪順天將軍急著上奏。

他抬頭看了寶音一眼,見她將一張張紙用吸鐵石吸在牆上,那一張張圖紙井然有序,枝幹脈絡層次分明。

不由得他仿佛受到了吸引一般走了過去。

「這是內務府?」

在看到這張圖紙前,他對內務府的七司二院只能說心裡有數。

看到這張圖紙後,他才發現內務府的觸手已經聯通了鹽政、馬政、江南、廣東的關口就沒有內務府參與不進去的。

[這是思維導圖。]

她將最後一張紙用吸鐵石貼上,退到他身邊看著這張圖紙。

「你說內務府該精簡哪部分?」

他沉思起來,內務府太好用了,因為用著順手,不知不覺就賦予了太多權利。

他可是聽過她提起後來內務府失控的事,已經不受皇帝掌控的內務府,他不需要。

皇帝來到思維導圖前,手指順著鹽業、織造、瓷器、榷關、捐納、沒收和商業投資,最後停在了榷關上。

他手指重重點了點,「這個最無法控制。」

榷關是對過往船隻、商品收稅。

主要設立在運河、長江和沿海,沿海的關口才開不久,因為南洋有個新加坡自由港的存在,廣東關口目前收益沒有預期中那麼多。

榷關收的稅主要還是靠內河,但是這一部分由滿人和漢人同時兼管,帳務混亂。

許多稅收都入了官員自己腰包,皇帝對於這種情況早心知肚明,南巡時走的江河遇見了多少關口,關口有多少船隻經過心裡還沒個數嗎?

朝廷收回的關稅遠遠低於預算中的數目。

寶音搖搖頭,「關稅應該納入國稅,我認為還是應該將全國的稅務都分出去,國稅和地方稅務分離,財政人事也分離。」

她知道他不會採納。

滿人就像是暴發戶,剛掌控這片土地不久,沒有信心能夠治理好這片土地,語言也不過關,去了地方聽不懂方言,怕是直接被漢人架空了。

同時滿人從上到下都不信任漢人官員對朝廷的忠誠。

在統治是漢人滿人都用,兩套班子時間一長怎麼會不出問題?

寶音說出了自己的意見,「內務府這邊我打算將人事、稅務、財政、商業投資和土地這些全部獨立出去,督察部可以查帳,結果直接向你匯報,內務府的大臣不能僅限於王公大臣,權力需要關進籠子,不然會失控。」

皇帝沉吟一聲,「讓督察部查帳?這樣豈不是國庫和私庫混合在一起?」

前朝就有私庫國庫混合一起帳務理不清,崇禎皇帝連銀子都掏不出來,最後落到了讓大臣強行捐贈,不然也不會有了後來闖王打進京,有人開門迎接這種事。

內務府本來就是保證皇帝手裡有銀子可以使。

寶音:「督察部只有查帳權力,主要得有外界震懾。」

他明白了,「你是說跟欽差一樣,時不時震懾一番?」

他笑了,「先跟皇祖母通個氣,不然你動作大起來怕是會有人去找皇祖母訴苦。」

這種事他太有經驗了,當年露出削藩口風,慈寧宮就成了最忙的宮殿。

這回動內務府,怕是一大群親戚又要煩皇祖母她老人家了。

他也有動內務府的心思,趁著沒出征,將家裡都收拾乾淨了,以後怕是顧不上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