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在小報未出現前,誰敢在公開場合對著朝廷指指點點,凡是敢開口的,當眾給按個企圖謀反的罪名。
這兩年小報的繁榮,一些言語也慢慢解禁,不過只限於本朝,明貶本朝心向前朝的言論還是嚴防死守。
這已經成為眾多小報一道不能越界的線。
也因小報的繁榮,那種盯著別人詩集文集摳字眼的事也少了。
光是文字獄案件的發生就少了不少。
連民間都有這種感覺,就好像朝廷一下心胸放開了,只要不犯忌諱,基本是抓大放小。
這種言語上的放寬也延續到戲劇、書評、小說上。
特別是白話文小說,不能將背景放在本朝和前朝,那就放到唐宋時期。
這就這一兩年時間,小報上誕生了不少優秀的白話文小說。
去年崑曲、黃梅戲班子進京,急需一些新鮮的本子,不少小說也被搬上了戲台。
眼下這樁案子既然能刊登出來,就意味著可以討論的。
關於朝廷衙門可以作為單體被放在被告席上,民間自然也出現了辯論聲。
特別是跟這事關係密切的各地會館,是最關心這個案子的一方,哪怕是關於土地的爭議都放在一旁了。
跟朝中反對者眾不同,民間贊同者更多,特別是江南人士,江南那地方簡直就是文人養蠱地,什麼樣的思想冒出來都不足為奇。
就像是公認三大鴻儒之一的黃宗羲,這位大儒如今還在世,是一位實打實的維新變革思想,這幾年思想先進到否認帝制,該限制君主的權力。
這樣的思想在江南也有不少人迎合,相較於取消君主制,眼下戶部被端上被告席根本不算事。
***
寶音邁著疾步走進了太皇太后所在的院子。
這幾個院子都是剛建成,還未來得及取名。
取名這事自然得皇上來,如今他在外出征,這事自然也就擱置了。
她剛踏進院子,就看見太皇太后和蘇喇嘛姑坐在園子裡曬太陽。
院子裡放了兩張搖椅,銀白髮的兩位老人膝蓋上搭著薄絲被,搖椅一晃一晃,陽光透過棗樹下來,打在臉上映出一點一點光點。
她腳步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上前行禮。
「臣妾給太皇太后請安。」
蘇喇嘛姑睜開眼,笑眯眯地起身,「格格,宸貴妃到了。」
太皇太后這才睜開眼,微微嘆了口氣,在蘇喇嘛姑的攙扶下起身往屋內走。
寶音回頭給了身後的人一個眼神,「都退下在門外候著。」
隨即跟著兩位老人身後走了進去。
屋內,太皇太后已經在主位坐下,寶音剛進屋,蘇喇嘛姑請寶音坐下。
寶音道謝,坐下後沒有主動開口。
太皇太后也沒有,她動手調了一杯奶茶,待奶茶的香氣飄出,緩緩吹了一下才開口。
「前面都說了什麼?」
寶音沉默片刻,才低聲將前面大臣們的討論都說了。
她也知道自己這次出格行為,算是將自己想要插手朝政的野心全都暴露出來了。
這次也是冒險,只要闖過太皇太后這一關,她就能夠光明正大出現在前朝,而不是一直躲在皇上身後。
太皇太后皺了下眉,似乎不滿意奶茶的味道。
蘇喇嘛姑笑著詢問情況。
太皇太后搖搖頭,「怎麼沒有宮裡的好喝?」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