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試雜學,即作命題詩、賦各一首;
第二場,試帖經;
重中之重的第三場,試策問三道。
考生在這三天兩夜不能走出考舍,乾糧袷衣皆自備。
聖上對這屆考試萬分重視,其中又涉及到丞相與御史中丞的仕途之爭,所以考場中看管嚴密。前兩日相安無事。
胤奚從接到考題,便全身心地投入精神,兩耳不聞舍外事。第一日,他只答了僅需靠記憶默寫的帖經,餘下四五個時辰,在旁人都在奮筆疾書之時,他蓋著硯盒靜坐思索。
到了入夜,也並不點燭奮書,而是閉目休息。
翌晨醒來,胤奚一氣呵成作出賦文,仿如成篇在腹,文不加點。
完成後放筆,他的目光落在那三道策問試題上,揉著手腕繼續冥思。
到了初四這日卯時,天上忽下起寒雨,雨中夾著霜霰,冷意砭骨。
聽到雨聲,磨墨的胤奚微微皺眉,想起百里歸月的身體。
開考那日,謝瀾安親自送府里的四名考生出門,對百里歸月說:「賭約是賭約,你這副身子盡力而為便是,若支撐不住,提前交卷也不妨。我有法子扳倒王翱。」
百里歸月在考舍中身擁輕暖的鸘鷫裘,斷斷續續的咳聲開始壓不住。
她這身透支的氣血撐到第三日已屬不易,這場雨無異雪上加霜。
然三甲有女,榜上有名,不止是女君的賭約,也是她自己身為百里族人最後的驕傲與執念。
百里歸月眼裡閃過一絲孤冷的狠毅,以帕掩唇,用帶進來的參片吊著精神,堅持寫完最後一篇策論。
最後一筆落下,她已是面色如紙,眼前金星亂躥。
貢院的掾史見雨勢不小,怕收卷時淋濕試卷,忙請場中的御林軍搭建臨時雨棚。
雨棚搭完,便也到了收卷的時辰。
貢院鳴鑼,考生們投筆覆硯,將三張試卷撂至一起。有人稱心滿意,有人長吁短嘆,還有老儒拈斷霜須,在隔壁學子交卷後的放聲大哭中,搶著最後的時間吟出幾行急就章填到紙上,可謂眾生百態。
而楚堂的考舍就在百里歸月鄰近,他才出來,眼見前方一道人影要倒,忙過去將人扶住。「沒事吧?」
百里歸月卻已栽倒,疲憊無覺地闔上了眼睫。
楚堂低頭只見這枯瘦女子唇色白得讓人心驚,遲疑了一息,將人攔腰抱起,送上貢院外謝府的馬車。
「住在謝府的那女娘子病倒了?」
荀尤敬坐鎮貢院,在生員散場後過問了一句。
華羽側立在老師身後,隔著雨簾向外觀望,回答道:「體力不支,已由人送回去了。」
關於這百里娘子的來歷,荀尤敬曾聽含靈交代過幾句,為了避嫌,他不便再多問。
五日後,糊名眷抄的卷子送到了貢院的公署,由荀尤敬與其餘幾名監考一同判閱。
這一千多名考生,便有三千多張試卷,抄寫花費的功夫可想而知。可誰讓謝中丞力求公平呢,禮部書吏與崇文館生通力合作,待好不容易謄寫完成,神色卻顯得古怪。
荀尤敬是察微見著之人,問道:「何事?」
老夫子皺起眉來十分威肅,書吏不敢隱瞞,忙回說:「並非試卷有異,只是……只是下官等經手謄抄的試卷,卻有兩三成的筆跡皆近似一體,那便是……謝中丞所擅的楷書。」
荀尤敬鬆開了眉心,他一聽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從前含靈正是以「江左書道第一」成名的,她的墨寶千金難求,可臨摹的字帖卻在江左書香門戶間流傳。<="<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